在一片笑声中,伊籍将草稿抄写一遍,董良命手下将这篇序和一套论语送到城外校场的作坊里。
这一边,刘备笑呵呵的向伊籍询问:“伯机先生可认的水镜先生吗?”
“哦,”伊籍愣了一下,“皇叔要拜访水镜先生吗?”
刘备点点头。
“伯机先生知道水镜先生的住处吗?”
伊籍答道:“水镜先生本颍川人士,如今客居在襄阳城外,刘荆州曾征辟不至。其人清高拔俗,学识渊博,多与贤人往来。”
董良说:“正是听闻水镜先生多与贤人往来,才相去求贤达的。”
刘备也说:“不瞒诸位,向使备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何足道哉。只可惜一无基业,二无出谋划策之人,才致使今日沦落到此,一事无成。”
刘备又对众人拱拱手,“今日诸位不嫌弃备之狼狈,赤诚来投,备不胜感激。古语云,海不弃细流故能成其广,山不捐薄土故能成其大。若能有更多的贤达,与诸位勠力同心,必能共举大业,匡扶社稷,一展胸中抱负!”
一众人也郑重一礼,“敢不从命!”
“既然如此,明日早起出发,伊籍带路,董良随行,一起去拜访水镜先生。伯苗德艳暂居城中等待时机。”
“喏!”
……
第二天一早,
一行人就早早的出发了。
伊籍与董良骑马立于刘备两侧,张飞打马跟在后面。
带二十士卒,拉两辆马车,装着书籍,布帛,钱粮。
行走的襄阳城外的大路上,芳草遍地。
虽然已经入秋,但襄阳地处南方,又有长江水汽,气候湿润。
因此芳草萋萋未曾凋零。
一行人说说笑笑,赏景观风,正愉快间到了一个拐弯处,是一个坡地。
就看见一人,在坡地上靠着大青石,箕
踞而坐,葛巾布袍,皂绦乌履。
见有人来,斜眼瞥了一眼车队。
自顾自的高歌:“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董良一看这名场面啊!
懵了!
不应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