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便有人站出来:“臣捐白银一万两。”
朱慈烺朝那人看去,经过旁边太监的提醒才知道原来是永安公主的驸马巩永固,朱慈烺朝着他点点头。
“臣捐白银五百两,太子殿下,臣为官清廉,实在是拿不出多少钱啊。”
朱慈烺看向说话的那人,原来就是那名内阁首辅魏藻德。朱慈烺乐了,不过也没说什么,提笔将他的名字记录了下来。
“臣身为大明国公,捐一千两白银。”此话一出让朱慈烺震惊的彻底说不出话了,看着朱纯臣一脸懵逼,过了一会机械的点了点头又记上了他的名字。
“臣身为国丈捐三千两白银。”朱慈烺这次忍不住了,眼怀怒火的看向说话的大臣,正是自己母后的亲爹周奎。朱慈烺望着周奎眼睛不眨一下,死死的盯着他看了好一会,眼中的杀意渐渐消散后才提笔将他的名字记录在册。
周奎看着朱慈烺盯着自己也不害怕,反正自己的女儿是皇后,眼前这人又是自己的外孙,能把自己咋样。
随着这三人的带头,剩余的人纷纷报出自己的捐款金额。
“臣捐白银二百两。”
“臣捐白银三十两。”
“臣捐白银一百两。”
“臣捐白银十五两。”
………………
朱慈烺头也不抬,根据太监提供的名字开始不断记录,等记录完后才发现总共才捐了白银十万两,其中还有自己的两万两和驸马巩永固的一万,还有几个不错的大臣也是一人捐了一万。剩余的几十人只捐了三万两银子。
朱慈烺咬牙切齿的说道:“好,各位捐的钱本王都记录下来了,从今天开始本王会一个个的去你们府上拿钱,都给本王准备好。”
“散朝。”
随着声音的响起朱慈烺便先起步离去,等见到崇祯后崇祯急切的问道:“怎么样皇儿?朝臣们总共捐了多少?”
朱慈烺将手中的名册递给崇祯,崇祯看完后气的脸色通红,手握成拳狠狠砸在了桌子上,愤怒的说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父皇看到了吧?这些人心中根本没有我大明,您看这位,这可是您一手提拔起来的首辅,今年才39岁,崇祯十三年只是一个小小的修撰,现在已经成为首辅了,捐了五百两银子。”
朱慈烺假装没看到崇祯越来越难看的脸色,继续说道:“您在看看这个,大明成国公,捐银一千两。您的国丈大人,我的外公,捐银三千两。”还有还有……
“够了,不用说了。”崇祯将手中的名册一扔,将桌子上的东西全部推倒在地大声的吼叫着。
朱慈烺不理他,在地上捡起名册继续说道:“不过嘛,还是有人忠心于朝廷的,您看看,永安姑姑的驸马巩永固捐银一万两,还有新乐候、宣武伯等人捐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