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们的小玉米是如何机智吧!
********
难怪那家人都喊那个书生“老爷”,他竟是个县太爷?
咋又说是县太爷的管家哩?
这些他想不明白也懒得想,他注意的是“挨家挨户地找”这句话,要是斗鸡眼和瘦竹竿找到这来,他不是要被带回去了?
带回去,一顿毒打是跑不了的!
这么一想,上回被鞭抽的地方仿佛又疼痛起来。
他急得四下乱看,恨不得地上裂开一道缝,好让他藏进去,“真是的,太懒了,也不挖个地洞。”
地上是不可能裂开缝的,头顶上的床倒是有缝。
这床两头用土坯砌起来,上面的床架子也是简单的很,用些粗糙的木头拼在一块,木头之间的缝隙很大。
玉米眼睛一亮,忙把小手往缝隙里一插,两手各钩住一根木头,再把两脚往床头土坯空处一搭,整个身子就悬空贴在床底了。
这下好了,等他们搜到这,他就这么干。
小娃儿忽然兴奋起来:在家藏猫猫也没这么好玩哩!
他曾经往树上、草棵子里、柜子里、甚至茅厕猪栏都躲过,就是没这么躲过,因为家里的床板都是光滑滑的,可没地方让他抠进去借力,顶多藏在床底下,被香荽姐姐拿长竹竿一扫就打出来了。
将来去京城,跟哥哥姐姐一说,谁能比他玩得精彩?
小娃儿得意万分,掏出一个馒头吃了,然后又爬出去在粪桶里撒了泡尿,浑身清爽了。回到床底下继续藏着。
晌午的时候,衙门的人终于搜到这边来了。
小灰好似也感觉危险,破天荒地狂叫了两声,玉米就赶紧如先前那样攀在床底下。
紧接着,就听见一阵杂乱的脚步响,一群人涌进家里。
一个大嗓门说了丢失的小孩子几岁了。穿什么衣裳等等。
这家男人便赔笑说没见过这样一个孩子,妇人也小心翼翼地说,若是见了他们一准送孩子回去,他们两口子多少年了都没能生一个孩子,最见不得这样的昧良心事了。
大嗓门就让人搜,“人贩子奸诈,他要是悄悄地躲你们家呢?你们不是白替他担了罪?所以要搜。”
男人一听,急忙让他们搜,他可真怕担罪呢!
玉米贴在床底。气得心里大骂:“日你祖宗!咋还不快点搜,小爷胳膊酸死了。”
果然,很快就有人弯腰往床底下看,又拿一根长竹竿来回扫了几下,连墙角都扫到了。
有人掀缸盖,又有人跑到床头的粪桶边,掀开盖子看,闻见一股臭气。忙把粪桶盖子一撂,捂着鼻子道:“走。走!这里没有。屁股大的地方,一眼望到头,藏这不是找死。”
等人都呼啦啦走了,玉米继续贴着床板,也不下来,过了好一会。确定那些人不会再来了,他才先将脚放下来,再把手一松,仰面跌在地上躺着,半天不想动。
小娃儿累坏了。想着刚才那竹竿从身子底下扫过,却啥也没捞到,不由自主地咧开小嘴得意地笑了。
香荽姐姐再想不到这个的,他就是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