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中一应对外交往,方绍堂大多交给叶兆祥处置。顾明之前与叛军做生意,也是与叶兆祥打交道。所以,他找到叶兆祥,想拿三张城防图换一块叛军地盘内行走的令牌。这令牌非同小可,每块令牌都是方绍堂亲自签发的,叶兆祥不敢自己做主,请示了方绍堂。方绍堂拿了一张城防图,让探子前去城中探听,发现所有防务无误,马上答应了这笔交易。现在,听说昌州城中守将换了姓顾的,方绍堂马上想到了顾明。叶兆祥吓了一跳,“首领,那顾明是朝廷奸细?会不会对义军有害?”
叛军自称义军。顾明与他们交易已经很多年了,之前他们守在崇州三城中,粮食不济时,还多亏了顾明找上门来交易,解了义军燃眉之急。这些年,顾明陆陆续续与义军做过多次交易,叶兆祥对此人深有好感,几次游说他加入义军。只是他都说自己是个跑生意的,不违人性道义的前提下赚钱,不敢加入哪头为家人招祸。正因为他说的坦诚,叶兆祥对他更加信任。听到方绍堂忽然问起此人,叶兆祥也想到了刚才副将提到的顾家叔侄,都是姓顾的啊,的确可疑,“首领,要不我命人去将那顾明抓来审审?”
方绍堂摇了摇头,“顾明对义军有大恩,若不是他,之前在崇州我们就断粮了,此等恩义,不能忘却。”
“属下失言了,只是,他也姓顾……首领,昌州城那两个姓顾的,一个叫顾清韵,一个叫顾昀。顾昀没听说过,顾清韵前几年带兵解了石城之危,应该真的是顾家人。”
那时候宪宗还颁发了褒奖圣旨,听说已经家破人亡的顾家,忽然冒出一个后人,议论的人不少,他们远在崇州,都听加入义军的北地人提起过此事。“那顾清韵怎么就给朝廷卖命了?顾家也太愚忠了。”
叶兆祥恨铁不成钢地说了一句。方绍堂想到几年前的传闻,胡乱点了点头。“首领,要不我们派人进城去游说一下,看看能不能让顾家叔侄加入到我们义军中来?就凭顾昀一个回合捉了黄先锋,这叔侄两人的身手必定很好啊。要是能游说过来,也是一大助力啊。”
“先等探子回报,再定后面的事。”
方绍堂不置可否地回了一句。叶兆祥看他若有所思,没再打扰,“首领,那我先去粮仓那边看看。”
说着抱拳离开。方绍堂看营帐中再也没有外人了,一下坐到了桌案前,他的心腹亲随一直站在边上,这时也忍不住走过来,“大爷,姑太太家的三公子,就是叫顾昀,难道是三公子还活着?”
“长风,我不知道,三表弟要是活着,那是上天有眼,让姑父和姑母不至于绝后。只是,现在是他们拦在昌州城……”方绍堂,应该叫秦瑜,苦笑了一声,只觉得老天总是不愿让人顺遂。当年雁门关危急,大表妹顾晴不肯留在石城等消息,要率人赶回雁门关。结果到后来,消息传来,顾家军全军覆没,姑母一家家破人亡,顾晴在路上被匈奴伏击身亡,百年将门,一夕间灰飞烟灭。秦家与顾家是姻亲,秦瑜觉得姑母一家死得蹊跷,尤其到后来宪宗登基,圣旨说姑父刚愎自用,害得顾家军全军覆没,不仅没有抚恤顾家,还下旨夺了姑父爵位。很快又下旨让林明远代替了姑父的镇北大将军一职。世人都说林明远深情,他却不信。阿晴赶回雁门关的时候,匈奴人还未攻破关城,阿晴身边带了几十个顾家侍卫,没有上百人设伏,怎么可能将他们全部杀死一个活口都跑不出来?而上百个匈奴人混进北地,这事怎么可能呢?他后来派人一路找过去,找到了阿晴遇伏的地点,就算是匈奴人动手,仓促之间怎么找到这么好的伏击地点?福北大营巡视的地方,难道是任由匈奴人进出的?顾家覆灭,林家崛起,秦瑜觉得林家既然得利,就最为可疑。可是叔父生性懦弱,他觉得只要保全秦家就好。所以,在朝廷圣旨下达后,就不许自己再去追查顾家死因,后来又一定要将堂妹嫁给林明征。他与叔父大吵了一架,愤而离家出走。他与南方李家嫡长女有婚约,无处可去之下,就想先到准岳父家。结果没到南方,就听说李家与秦家解除婚约,李家长女另许他人了。天下之大,他想自己还是得从军,闯下一番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