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天启改革大明 > 第53章 前事(第2页)

第53章 前事(第2页)

在江西,一众厂卫鹰犬将控制瓷器生产的几个大家族全部抄没一空;与这几家相厚的官员也被尽数索拿。

其后,传旨太监向全体工匠宣读了皇帝旨意,不仅废除了他们的匠籍,还将他们的待遇提高了三倍不止。而几大瓷器作坊均被收为皇帝私产、改坊为厂。

更是形成了以地方锦衣卫负责安全保卫和技术封锁,各工匠以技术入股,内监负责产品外销,以皇室账房监理查账的全套运营管理系统;至于各大作坊的生产厂长,则以资历最老、技术最好的匠人来充任。

再说信王朱由检,在平叛当夜,韩爌与信王出逃之时被神枢营截堵于左安门,当韩爌被擒后,朱由检突然冲天咆哮、状若疯魔,后来竟披发赤足、挥舞长剑抗拒抓捕,京营将士忌惮其身份,又恐失手伤了天家贵胄,只能将其团团围堵在左安门内。

最后,还是魏忠贤携天子圣谕,宣布信王被除爵为民、永远圈禁,一众京营悍卒这才一拥而上将其拿下。

而三位信王妃和王承恩一行人在昭阳湖畔被寻迹追来的锦衣卫截拿回京,信王妃周氏被赐三尺白绫,周氏九族不分老幼皆一体斩绝;王妃田氏、袁氏被褫夺一切封号优待降入贱籍,与王承恩一道,皆随朱由检被永远圈禁。

远在南京的曹化淳在得知上述消息后,在寓所服毒自杀,奉命前来抓捕他的南京锦衣卫将其裹了一张草席后弃于荒野。

待各地稍定,无论朝堂还是地方上的东林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后,朱由校亲书圣旨,以谨遵皇祖父遗命为名,册封太皇太妃郑氏为大明圣母太皇太后,并于降旨当日亲往慈宁宫,执孙礼参拜郑氏;其间更是流着眼泪对郑氏说:“朕有祖母而不能尽心奉养,朕实乃不孝不慈之君”,观者皆大为感怀天子至诚至孝之心,尽掩面垂泣。

郑氏虽然惊喜,但一时间并不敢受,三次向朱由校请辞,朱由校不许;内阁、六部纷纷上书劝谏,内廷则一律留中不发。

紧接着,朱由校封郑氏侄子郑养性为乐安侯;又以“实不忍圣母太皇太后、福王叔母子骨肉相离”为名,亲笔写下一封家书,请福王全家入京侍奉太皇太后,并承诺以京畿周边全部皇庄来置换福王在河南的封地,信中言辞恳切,用情至深;信里对福王更是仅以叔侄相称,片言未提君臣之事。

一时间,朝野震动,内阁、六部、六科、十三道仅三日间就上疏二十三次,皆言:“陛下当如先皇之守礼,切不可因小孝而失大道”,朱由校皆未作理会。

顿时,京畿各地流言四起,世人皆言:“今上无嗣而信王失德,帝欲册福王为皇太叔矣!”

坊间更有传闻,福王在接到天子书信后,表现得喜不自胜,当日便携王妃及世子至上清宫问卜,连卜三次,皆呈大吉之象;福王大喜之下,竟拍着长子朱由崧的肩膀说:“昔年皇考赐汝小字福八,今竟应验矣!”

而如张惟贤、朱纯臣、施鳯来、郭允厚等一众皇帝宠信的勋贵重臣,却对此事始终不发一言;最后逼得众大臣无奈,竟想到拉上魏忠贤去给天子进言。

但老魏更绝,先是在宫中躲了两天,后来干脆装起了病,只不过他却将养病地方选到了修建兵备部衙署的工地之上。

众朝臣无奈,又将主意打到了张皇后身上,可因父兄参与政变,皇后张嫣被皇帝降旨严斥,此时尚在坤宁宫内禁足思过,自顾尚且不暇,又哪里有心去管这事。

那位被皇帝褫夺了一切封赏的国丈张国纪当得知有人在打自家闺女主意后,顾不得两个儿子刚刚受过廷杖还在养伤,竟连夜收拾细软逃回了河南老家;他想得却也没错,左右皇帝已经降旨,张氏一门三代不得封侯,与其还在京师提心吊胆的耗着,还不如回乡做个富家翁来得实在。

而京师的一切消息竟然像长了翅膀一样被有心人传到了福王耳中,唯恐再生变故的朱常洵也就不再犹豫,将全部家当装了满满一千五百余辆大车后,不等与前来接收王府产业的孙传庭办理交接,只在府中留下几十名管家与账房;就急匆匆领着全部家小,浩浩荡荡地向着京师进发。

就在福王启程后的第三天,沉寂多日的内廷突然连发数道圣旨,宣布在京畿各地施行宵禁,并以皇帝亲选的十二家武勋侯爷接掌十二团营一切军务,并镇巡京畿各地弹压不法。

其后,兵部、五军都督府又连发令谕,急召满桂率部入京宿卫,并令山海关总兵赵率教节制兵马、封锁关门,山海关许进不许出;厂卫更是缇骑四出,颇有再度大索天下之势。

就这样,关于福王入京的一切争论在内廷的强力弹压下暂时被平息了下来,各部朝臣就只能通过不断地向皇帝上书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