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许多中药都是有毒的,皇帝想保住自己的安全,就不得不防。
孙太医身上的中药并非是太医院所有,而是私下从家里带来的,能够避开宫卫的盘查,也是敢冒大险了。
孙太医带着的,只是一味寻常的中药附子。
附子又名“乌头、附片”,是一种常用的温里药,中医认为其具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的功效,但同时它也是味有毒性的中药。从西医的角度来说,附子具有消炎、抑制凝血、镇痛、镇静等作用。
附子的毒性主要是来自于内里含有的乌头碱。乌头碱只要摄入0。2mg就会导致人体中毒,3到5mg即可导致人死亡。
而附子中所含有的乌头碱在高温下会被水解,所以用于熬煮的中药附子一般都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且中医讲究君臣佐使,一般都是严格按照用量来计算的。之所以有很多人因服用附子而中毒,就是因为没有煮够时间或是煮制得不够透,严重的可以致命。
孙太医所携带的附子中药,为的就是在给圣帝服用的汤药中,等熬煮之后的汤药再添加,从而使得圣帝中毒。
一般,太医院的太医们在开具了中药之后。抓药煎药都有药童负责,而皇宫大内有专门的御药房。御药房中,有专门给皇帝煮药的药师。一般是药师,多由太监和宫女担任。
附子这味药药性猛烈,若是没有经过熬煮用量过多的话,随时都能致命。看到孙太医将附子竟然平安无事的带进了宫内,王太医大为的惊喜:“老孙,你怎么做到的。”
孙太医有苦难言,结结巴巴的道:“夹、夹在腋下内衣之中。”
能够骗过宫卫的盘查,孙太医着实也算是幸运的了。王太医却听得心惊肉跳,这稍有不慎就是掉脑袋的。
二人今日当值,很快就下了药方让御药房按方抓药。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怕出事,给圣帝的汤药用量已经减半了。虽然起效稍慢,可相对安全一些。
二人给圣帝所开的药方中,赫然就有附子这味药,只不过二人开的是平日三分之一的用量。这点用量,对人体并没有什么伤害。
可是加上孙太医偷偷带进来的附子,这药量就不一样了。御药房同样的如临大敌,丝毫不敢怠慢的小心熬煮着。直到小火煎熬之后,终于把汤药熬好了。
内宫的宫女则负责进来将汤药端走,就在这个时候,王太医和孙太医走进了御药房。
二人选择在午时过来,御药房的人大多都去吃饭去了。只有两名负责煎药的太监,孙太医紧张的满头大汗,王太医使劲的暗暗掐着大腿,以免露出马脚。
太医们在这些煎药师面前的身份是尊贵的,两个小太监立刻毕恭毕敬的起身施礼。孙太医紧张的没敢说话,王太医只是轻哼了一声。
为了保证汤药的药效,太医们随时都会去御药房查看,根本没有什么惹人怀疑的地方。王太医看着即将被熬煮好的汤药,对两名小太监说道:“你二人小心熬煮,万不可出现什么纰漏。”
两个太监唯唯诺诺的应了声,王太医假装招呼孙太医:“咦,孙太医,你看这汤药的气味颜色,似乎不大对劲。”
孙太医凑上前去,用调羹轻轻的品尝了一口:“似乎有些说不上来,是否是煎煮时间过短?”
王太医立刻大怒,对着两个太监吼道:“你二人好大的胆子,知不知道熬煮时间不够,非但药效不能发挥,还会要命的。”
两个小太监哪里见过这等架势,吓得齐齐跪了下来,一个说道:“大人明鉴,小人严格按照时间熬煮了一个时辰。”
另一个也是跪在地上:“小人在御药房多年,从来都是不敢胡乱煎煮的。且这是给圣上的药,奴婢怎敢怠慢。”
王太医继续扮演着黑脸,他挡在这两名小太监面前。孙太医则趁机,把用瓷瓶装好的附子中药药汁悄悄的倒进了瓦罐之中。
在一切就绪之后,孙太医这才慌乱的回过头,看了王太医一眼。
王太医知道得手了,一瞥眼却看到瓦罐边缘还残存着药汁,慌忙假意施袖拂去。然后对着两个小太监又是一顿呵斥,直到孙太医接着又道:“王、王太医,这、这药似乎熬煮的时辰并无差错,这气味颜色也属正常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