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行者出自儒家,状元郎也是儒家。
李墨帮衬说话,情有可原。
但太子侍读,竟也看好那位儒生状元?
莫非,这董仲真有不凡之处!?
见众人惊讶神情,太子侍读笑着解释:“你等有所不知,此子在诗词方面有大才。”
“他能力压步离阳、黄龙二人,夺得金榜状元,正是因为他在科举时,作了两首才气诗,一首鸣州,一首达府。”
话音落,全场哗然!
“科举时作出鸣州达府诗词?此子,当真大才!”
“科举如此大压力下,此子都能作出两首才气诗,此次文会,恐怕魁首非他莫属了。”
“本官现在倒好奇,如此大才,今夜能否再创一首才气诗!”
众人惊叹,一时间,董仲由无人看好,变成人人看好。
关于文会夺魁,更是再无争论。
太子侍读微微一笑,眼角余光瞥向萧侍郎,后者面色铁青。
关于董仲之事,他没有说全。
此人所做才气诗,不是两首,而是三首。
这第三首,是举国诗!
前几日,曾有举国异象。
朝堂上,关于举国诗,多有议论。
都在猜测,此诗何人所作。
唯有极少数人知晓真相,而真相,也被这部分人压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董仲还太年轻,不宜锋芒太露。
太子,正是那极少数人之一。
对于权相萧河,太子同样心有忌惮。
在得知董仲借举国诗,请圣杀了萧通的小舅子后。
董仲与萧通,已无回旋余地。
因此,太子有了结交之心。
毕竟,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这萧丞相一手遮天的朝堂,也该有人搅搅了。”
天资侍读暗道。
他手中有着两本心得感悟。
一本是行者感悟,一本是半圣感悟!
若此次文会,董仲能再作出才气诗,夺得魁首。
他便会送上这本半圣感悟,替太子殿下,抛出橄榄枝。
“希望,你不要让太子殿下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