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里主管店铺征税的人对吴家新增的东西头疼,这东西若说不是吃食,却是炒菜用的,可若说是吃食,又不是他们店里食用,若是按着点心之类的东西征税,人家又不是直接吃的东西,管事的将此事上报,很快得到了批复,按着吴家现在的经营的东西征税。批复下来之后,管事的大笔一挥,不用再另外征税。
吴岱栂等到衙门的通知之后,立刻着手准备销售的问题。食用油的推广在吴岱栂看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家家户户都习惯用荤油,对突然冒出来的油,而且价格还不便宜,寻常人家是不太可能接受。大门大户的老厨子也未必会愿意做吃螃蟹的人。担心归担心,吴岱栂却一点儿都不着急。从油到了吴家之后,吴家的伙食明显得到了改善,五口人吃的比平时多了不少,套用吴柳氏的话来讲,“炒菜的时候闻着就香,吃着就更香。”吴岱栂本着有好东西得让师父尝尝,便送上道观一些,只是师父房间的门还是关着,他只能将油给了别人。对吴岱栂送上来的东西,道观里的道士们,个个表现得非常欣喜,在他们看来,吴家送来的东西,绝对都是好的。
吴家的店铺有新的东西上架,自然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只是一听价格,便纷纷的摇头。在小儿子家里准备多留些时日的林老太太,听说吴家的店铺里出现一种炒菜用的油,立刻派人去买。林老太太是抱着捧场的态度买一罐,她可是听说那油自从摆上之后就没有人买过。买回来之后,林老太太便让厨子用新的油,厨子脸色不太好看,但本着主子的吩咐不能反抗的想法,还是用了新油,在炒菜的时候,厨子便闻到了香味,他也不在意,只觉得油里添了什么,和用肥肉提出来的油没啥大区别,可是等菜要出锅前,厨子尝咸淡的进修,切身的体会到了两种油的区别。荤油做出来的东西是很香,吃到嘴里满口的油,可是嘴上却像是烀上了什么东西。而新的油却没有那种感觉,吃进嘴里的要更香。
有了这个认知之后,厨子兴奋了,做为厨子,心底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把菜做得更美味。让打下手的人将菜送到前面去,厨子准备去找林府的管事的,以后就要买这样的油才行。前厅已经准备用膳的几人,味着一股子香气飘进来,看着寻常也有吃过的菜,并不觉得哪里不同,可是吃到嘴里之后,几人纷纷感叹今天的菜好吃。林知府还吩咐下去,给厨子些赏钱。林知府并不知娘派人去买油的事,以为是厨子手艺精进了。林老太太却笑笑,让人招厨子到前厅。林知府不解,待听到厨子讲今天换了油,而油是老夫人派人送去的之后,林知府惊讶的看向娘。“娘,这……”
“是吴家卖的油,说是卖了好几天了,却没有人敢买,我今天听说了,便让人去买了些回来。想来老话叫什么来着?撑死胆大的。”林老太太说完便笑了。
有了第一个买回去的人,接着便有第二个,寻常小户是不可能舍得钱买一小罐回去,但是大户人家却是不在意这点小钱,待大户人家吃得上口之后,食用油的销量便开始趋于稳定。每个月会有几笔大宗的销量,均是城里几家食肆过来采购。接着便是周边的一些县城中的食肆,这些过来买的人,多是听辽城过去的人讲,他们在辽城食肆里吃的菜如何如何好吃,他们用的是什么油。作为安城最大的客栈,怎么可能会落下。
老板这次是亲自过来,先去辽城里的各大食肆里尝尝,试试菜味有哪里不同,接着才到了卖油的店铺,待进了店铺之后,老板愣了一下。眼前这位不就是吴村的天智者,怎会在这里?他们家搬出吴村之后,难道是到辽城寻生计?这店应该是吴家的店吧!老板绝对不会相信吴岱栂是在给别人做工,没有店主会用娣做伙计。“掌柜的,给我来三十罐油。”
吴岱栂听着声音觉得眼熟,抬头一看,眼前的不就是收了他兔头方子,还有他家那些兔子的老板。吴岱栂忙走出来,“不知贵客到访,有失远迎,老板的生意可不好?”
“托掌柜的福,还算过得去。”老板的脸上也堆满了笑容,“都说这店新奇,打进来之后,便瞧着是您,也没仔细看看其他。”
“请随意参观。”吴岱栂引着老板在店铺里转了一圈,末了还决定送客栈老板一套洗漱用具。
客栈老板推辞了一番之后,将东西收下,带着三十罐油走了。回到吴村之后,老板在心里感叹一番。到了秋收之时瞧着到他店里卖粮的吴村人,老板更是叹着人比人的生活际遇。想到一位老友家的娣嫁进了吴村,客栈老板在和老友吃酒时无意的提起吴岱栂一家现在的生活,客栈的老板哪里知道,他老友家的娣正是吴岱栂的二婶。吴门氏一家今年的玉米比别人家多收不少,吴门氏心里乐呵着今年多赚不少钱,进城送粮的时候顺便去哥哥家报个喜,哪想听到那么让人震惊的消息,吴阿旺一家在辽城生活得非常不错,开了一家店很赚钱。吴门氏听了之后说不嫉妒是不可能的,但是想到今天卖了的玉米,吴门氏心好歹舒服一点点。
“哥跟我讲这个是?”吴门氏压下酸酸的心里,大哥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这事。
“我想从他那里进货,或是找到进货的渠道。”最好能取而代之,若是不能,也要弄到货。门老大可不是傻子,看不出商机。“还请娣给大哥引荐一番。”
吴门氏皱起眉,想了一会儿后点头,“大哥准备什么时候去?过几日我家大娣要出嫁,能不能容后几日?”吴门氏想到自家大娣的婚事,心里便不由得一阵得意,他家大娣可是嫁给员外的儿子,听说对方还是个秀才,以后大娣就等着享福了。
“即是吴家的娣出嫁,吴阿旺怎么着也应该回来看看吧!”门家老大看向吴门氏的眼神别有深意,吴门氏立刻会意大哥的意思,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远在辽城的吴岱栂哪里知道安城发生了什么事,更不知道自家的店被人家惦记上了。秋收时,吴岱栂和小娣在家看着店铺,家里的其他三人去收粮,他们家的粮留下自家吃的之外才会卖给粮店。吴家的地,产出的水稻和麦子都比别人家多了不少,在春播后秋收前,吴岱栂可是没少往地里跑,看着病虫害,做好预防和杀虫,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产量。在秋收之前,在吴家地附近的地主人,看着吴岱栂折腾还都带着嘲笑,等秋收之后,个个不淡定了。纷纷过去求教如何做到了,当然也有人认为他们家是运气好,心里黑暗一些的人则认为吴家是不是用了下作的手段,不然为什么别人家的作物都有虫子,就他们家没有。对于猜测,吴家人可没时间里,他们收完地还要看铺子。
不甘心的人想到吴家在城里有铺子,便想着下次可以借着买东西的机会套套话,心里黑暗的人却不敢打歪主意,在辽城里的人谁不知吴家是林知府家的公子的救命恩人,还是三王爷认下的义弟。不管是哪个,他们都惹不起,也就只能在心里“呸”两声而已。
吴阿旺接到从安城送过来的口信时,很是意外。吴老二家的大娣结婚,请他做什么,想到吴老二家的大娣差点害死自家大娣,吴阿旺立刻决定不去。
“我看着也没安什么好心,说不定是知道我们在这里赚了钱,又起了什么歪心思。”吴柳氏可谓是一言道破。
“倒是嫁得不错,接妹还没有岱栂大,他们家急的是什么?”吴阿旺皱起眉,从小村里走出来了,才知道在城里大户人家的娣可都是留到十六七才会订婚,十八出嫁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哪里像在吴村时,家家娣十二三就订了婚事,嫁过去做媳妇。
“对方是个秀才,还是员外家,过去做大房,吴门氏也是个聪明的人,怎么就不想想自家的娣能不能担得起。”吴柳氏倒不是担心,只是闲扯着话。嫁得好与不好,跟他们又没有什么关系。
“儿孙自有儿孙福,又不是咱家的,多说什么还以为咱们嫉妒嫁得好。”吴阿旺说是不回去,但还是决定拖人送些东西回去,总不能让人挑出病来说做大伯的连礼都送不起。
吴岱栂听说此事后,只是在心里感叹古代的婚嫁年龄也太偏小,还好他遇到开明的双亲,要不然他也逃不到早嫁的习俗,他同意爹亲托人送东西,现在他们也不知道吴村里人是不是都知道,还是谁打什么主意,一切还是小心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