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朝堂之上几个月激烈的争吵之后,祁东之案被判下来了。
应该说是,最后的判决下来了。
在这之前,已经是震动过几回了。
早在方宏远递交折子之后,皇帝震怒,便令抓相关人等,户部左侍郎和安定侯两家是立时便被抓了满门然后封门,皇帝提了户部右侍郎接替左侍郎的职位,同时也接任了代理户部尚书的职位,安定侯掌管的那一营则是直接提了副统领上来统管。
那福州知府清溪县令和泉州知府方宏远早抓了,随后又抓了好些个官员,福建路一下空出了好些个职位,这其中泉州知府虽然官阶比福州知府低一级,但因为有个泉州港在,那可是个实实在在的肥缺!这一空出来,顿时被许多人给盯上。
那段时间陈尚书的门槛都被人踏破了。
不过呢,不等陈尚书这里推荐人选,皇帝便直接下令,让秦钟外放任泉州知府。
当时齐王和秦王两派打得正是热闹,祁东造反这事是没得逃了,安定侯和户部左侍郎全部都被免职,都给抓大牢里去了,不过齐王这派也紧抓着福州知府和泉州知府可都是方宏远和陈家一手提携上去的事说事,弹劾方宏远疏忽职守,还说,说不定福建路的官员们都跟祁东是一伙,不过是假装中毒而已。
这种情况下,由秦钟这个两边都不沾的人来任这个泉州知府,倒是两边的人都没得说了。
何况,跟着皇帝便宣布秦尚书入阁,不光入阁,还兼任着工部尚书。
两边人马包括宋墨两位阁老都很是惊愣了一番之后,也只能接受了这个结果。
随后呢,秦王便针对安定侯和蒋家连带着胡家一起穷追猛打,很有想再拉下几个高级官员的架势,而胡家这边,通过刑部派过去的那个官员查出来,那秦王侧妃的爹温三爷跟蒋明是搅和在一起的,他们一起买了清溪的茶饼不说,那温三爷还低价买了蒋明和祁东手里的茶山。
这个事,说起来也是巧,祁东知道了方宏远在查他和蒋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蒋明虽然也是下了这个决心,但是到底心有些虚,所以,在最后和温三爷的管事谈判之时,改变了条件,将一千五百亩茶山变成两千五百亩,还有良田六千亩,也就是他和祁东手上的大半茶山良田都卖给温三爷,一共做价二十一万贯。
他的想法是,这些茶山先卖了,在登记上面变成了温三爷的,清溪的事就抹平了,便是有人想找事,看到这些田地是温三爷的也要掂量掂量,而左右那些懂得做乌龙铁观音的制茶师傅都在他手上,温三爷做不出茶来,只一两年便知道厉害,到时候风声过去了,他再低价从温三爷手里买回来便是。
温三爷当时正巧到了泉州,得了这个信后心下算算,这福建路的上好水田可是比江南都贵,一亩要卖十二三贯,而且还没得卖!再加上两千五百亩的茶山,那可是比原先便宜多了!便一口答应下来。
还怕蒋明反悔,将带过来准备再次截胡温九订的一批香料的那些钱,凑够了二十一万贯给了蒋明。
而因为这一口价,所以温暖的那一百亩还泡了汤,和此事彻底没有关系了。
这些田地茶山和价钱都是写在了过户文书上面的,一看就是比市价要低上许多的价格。
这事要是平常也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现在却是被抓着不放了,你要是说没有任何关系,那蒋明为什么要低价卖给你啊?
再加上有人特意去给蒋明和祁东打了招呼,以保住两人幼子为条件,那蒋明和祁东便咬死了,此事那温三爷也有一份,而且温三爷还说了,那些茶山和良田就是替秦王吞的!再而且,刺杀宁王之事也是这个温三爷指使的,是温三爷说的,秦王看宁王景王碍眼,要弄死宁王景王!
方大人没有法子,只能在刑部官员在泉州抓了温三爷后又往朝廷递交了折子,一点不敢隐瞒的将蒋明和祁东的口供说了。
这个消息传上来之后,北冰朔北冰魄又在御书房当着三个阁老几个尚书的面抱着皇帝的大腿哭了,这次他们也不说话,只哭,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啊。
皇帝自然又是大怒,下令抄了温三爷的家,抓了温三爷全家。
好在这温太后的消息灵通,在北冰朔哭之时便知道了这个消息,先给温老太爷透了个信,于是温老太爷紧急分家,将几个儿子都分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