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闻言稍稍有些愣,但他也听明白了,直接问:“可把王安石调入政事堂行走?”
狄咏摇着头:“那倒不必,三司本就是重地,而今三司,唯有王安石了……走不得!”
“狄相公心中,可还有要重点栽培之人?”曾公亮问得也直白,既然已经说到人才储备梯队的事情了,那就直接搞清楚,如此,也知道要培养谁!
其实,培养,本还伴随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考察,说你行的时候,那自然就是要重点关注的时候,也是要重用的时候,你得经得住。
千万不要以为重用就是好事,重用有时候就是更多的责任,更多的事,行不行,你出来溜溜,行就皆大欢喜,不行,不行只有滚蛋了!
比如王安石,关于沿海各地市舶司的事情,主要就会落在他身上,商法,商税,这可不是一个命令就行的事情,这是要组建一个全国的大系统,这个系统最后,还得赚到钱!还得能把沿海控制好!
干不好,宰相备选?门都没有!
这就是高级官员的升迁逻辑!
狄咏想得一想,也不藏着掖着:“知谏院司马光,清流持重之辈,可为备选。”
为何是司马光?
没什么,老生常谈的事,政治的协商,就需要有激进的,有保守的,这就是配合,就是中庸。
这是班子组建,然后,决策者就是关键了。
曾公亮点着头:“司马君实,狄相公放心,往后啊,当多看看他……”
这就是考察之意。
欧阳修说了一句话:“子道啊,这枢密院……”
宰相层面的人才梯队开始了,欧阳修就问枢密院的人才梯队,这也是要准备的,欧阳修与苗继宣,都老了。
欧阳修自己当这个官,也当得有些力不从心,他多次说自己不通兵事,显然也有退却之意了,不是狄咏需要,欧阳修只怕早已不想干了,实在是有些干不动。
他事事得问狄咏,对于欧阳修这个枢密院主官来说,其实是惭愧的。倒不如让他去知贡举啊、参知政事啊……
人到了这个高度,更想要的是体现自己的价值。要说权柄,权柄那就已经到了头了!
枢密院,狄咏皱眉在想,这个事,他不是没有考虑,只是诸多考虑,都还不完美。
比如,种愕,就在枢密院的人才梯队里,也就是说种愕来日是要入主枢密院的。
但种愕此时,资格又还不够。
河西都护府王韶?
西北局势,还是错综复杂,安抚党项,控制党项,西域计划,移民之事,王韶还得坐镇,不然狄咏心中没有能安心的人选。
种愕在这方面,还真不如王韶。而且,狄咏心中,王韶是宰相梯队里的,并非枢密院梯队里的!
狄咏唯有答道:“枢密院这边,再等等吧……不急,我还兼顾着……”
欧阳修叹息一声:“唉……”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