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做事一贯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在此前提下,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若是云太后不曾主动招惹欧阳,不曾施展手段想要置欧阳于死地,即便戚云恒开口相求,欧阳也未必会应下此事,更不会当场下手。
同理,若是他不率先背弃,将欧阳逼得忍无可忍,欧阳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伤害他。
正如欧阳曾经说过的:只要君不负我,我也定不负君。
唯一让戚云恒放心不下的是欧阳的疑心病。
戚云恒打开了欧阳的身体,却打不开他的心扉,每次窥视,都只觉迷雾重重。
到底怎么做才能让他家皇夫敞开心扉,与他坦诚相待呢?
戚云恒想来想去,很快意识到——
不问,不说,这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借着太后驾崩以及自己身体不适的双重借口,戚云恒暂停了这几日的早朝。
但除了一起赖床,戚云恒并未从欧阳那里获得更多慰藉,而且躺了没多久,两人就在肚腹的催促下,起床用膳。
用过这顿有些晚的早膳,欧阳便出宫回府见欧菁去了。
戚云恒也不想再回床上装病——喝了欧阳给他带过来的那壶水,又狠狠睡了一觉之后,他已经完全没有了病弱的感觉,再躺回到床上也只是浪费时间,让自己难受。
略一沉吟,戚云恒决定去灵堂那边做做样子。
太后的葬礼是不会干扰到朝政的,除了首日的祭拜和出殡之日的相送,文武百官并不需要为其守灵,即便是皇帝这个孝子也只需要定时定点地过来上香叩拜即可。
真正需要为太后的葬礼辛苦遭罪的,乃是宫中后妃和朝中命妇。
但对已经有皇子傍身的高妃和陈妃来说,这样的苦和罪,她们甘之如饴。
原本她们还在为即将入宫的新人担忧,为皇后可能孕育的嫡子发愁,云太后这一死,皇帝陛下又愿做孝子,将守孝的时间如前朝一样延为三年,她们的儿子便一下子多出了三年的先机,后宫里也多了三年的清静。
为此,别说只是守几日灵堂了,就是守三年陵寝,她们也心甘情愿。
相比她们两个,只有女儿而没有儿子的吕妃依旧没想太多。
经过两个月的担惊受怕,她已经对女儿与兄长们一起接受陛下教诲的事情麻木了。
按照她安排在女儿身边的几名宫女的描述,她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并不得陛下看重,几次课业都没能得到陛下嘉奖,究其表现,还不如年纪最小的二皇□□异出色。
如此一来,吕妃虽也难免会为女儿不忿,却也终是放下心来。
——对一个女儿家来说,没有治国的才华算不得坏事,彻底绝了她的野心才是最好!
因惦记着女儿,虽然灵堂上供奉的乃是太后的棺木,吕妃却不自觉地为女儿念起了祈福的经文。
跪在最前面的王皇后却是有些心情复杂。
一方面,她很高兴头顶上少了一个喜欢没事找事的恶婆婆,让她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后宫之主;另一方面,她又觉得三年未免太长了些,一年就已足够——足够她博得陛下信任,为生儿育女做好准备。
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天爷不赏脸,王皇后也无可奈何,只能暗自劝慰自己:她原本是准备花费五年来获取皇帝陛下信赖的,如今的进展已经远超期待,即便生育嫡子的时间无法提前,也不必太过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