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梦还楚留香 第35章 > 学而远行之明代传说五(第1页)

学而远行之明代传说五(第1页)

(二)

一天, 一位穷朋友从乡下来到京城皇宫门前求见明太祖。朱元璋听说是以前的老朋友, 非常高兴, 马上传他进殿。谁知这位穷朋友一见朱元璋端坐在宝座上, 昔日的容颜似乎没有多大变化, 便忘乎所以地直通通地说: ”我主万岁! 您还记得我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放牛, 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清煮。还没等煮熟, 大家就抢着吃, 甚至把罐子都打破了, 撒了一地的豆子, 汤也都泼在泥地上。你只顾满地抓豆子吃, 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 叶子梗在喉咙里, 苦得你哭笑不得, 还是我出的主意, 叫你用青菜叶子吞下去, 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里去。。。。。。”还没等说完, 朱元璋早就听得不耐烦了, 嫌这个孩提时的朋友太不顾体面, 於是大怒道: ”推出去斩了! 推出去斩了! ”

后来, 这件事让另外一个穷朋友知道了, 心想这个老兄也太莽撞了, 於是, 他心生一计, 信心十足地去见他小时候的朋友, 当今的皇帝。

这个穷朋友来到京城求见朱元璋。行过大礼, 这个人便说: ”我皇万岁万万岁! 当年微臣随驾扫荡沪州府, 打破罐州城, 汤元帅在逃, 拿住了豆将军, 红孩儿挡关, 多亏了菜将军。”朱元璋一听, 不禁大笑, 他认出了眼前的这个是孩提时的朋友, 心中更为此人巧妙地暗示他们小时候在一起玩耍的事而高兴, 於是让他做了御林军总管, 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另外明朝还有位大家,读者朋友们不可不熟,他就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唐伯虎是了。

唐寅,字伯虎,是明朝的大画家。他擅长画山水,兼善书法,能诗文,但禀性疏朗,放逸不羁,少年时恃才傲物。他最终能与沈周、文徵明、仇英等画家齐名成为: “明四家”,全仗母亲的教育和名师沈周的指导。

少年唐寅的画画得不错,富豪人家常请他作画,唐寅也就慢慢骄傲起来了。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对唐寅说:“孩子,你学画还只是刚刚起步,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她随手递给唐寅一卷行李和一包碎银,“当今大画师沈周离此不远,拜他为师吧,画不好就别回来见我!”

唐寅当然知道沈周的画很出名,欢欢喜喜上路拜师去了。

转眼就是一年。在沈周的指点下,唐寅的画技很有长进。这一天,小唐寅拿出自己的画和师傅的画比了比,觉得已经不相上下了,不禁暗暗自喜:我自己已成名手,该出师回家看望母亲了。沈周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叫妻子准备饭菜为唐寅饯行。

饭菜摆在后花园东北角的一间小屋里。这间小屋平时紧锁着,谁也不让进去。唐寅一进屋就四处张望,只见有四个门,却没有一扇窗子。他好奇地顺着门格子向外望去,见门外花红柳绿,山鸟飞翔,仿佛那山涧流水声都能听到。他想:这么好的风景,师傅平时不让我进来,大概是怕徒弟从这里出去游山逛水,无心学画了。他正看得发呆,听到师傅说话了:“你的画本来不错,又学了一年,现在可以出师了。你想到后花园痛痛快快地玩玩吗?”小唐寅顾不上满桌的饭菜,站起来就去开门,也许是走得急了,让门格子碰了一下;他便去开另一个门,又让门格子碰了一下;再去开第三个门,这回碰得更厉害了。原来这三个“门”都是沈周画在壁上的!唐寅从兴奋中醒悟过来,他转身扑通一声,双膝跪在师傅面前,说:“师傅,我不想回家了,让我再跟您学三年吧!”

从此以后,小唐寅专心致志地跟师傅学画,再也不提出师回家的事了。

三年转眼过去了,冬日将尽。唐寅为感谢师傅的教育,亲自动手烧菜,宴请师傅。当他把烧好的鱼端上桌时,一只大狸猫从门外呼呼地跑进来,跳上桌子就想吃。唐寅急了,骂道:“大胆畜牲,师傅还没品尝,哪里轮得到你呀!”“啪”的就是一掌,那大狸猫“呼”的一声就往窗上跳,跳了一个窗户又一个窗户,就是跳不出去,最后“呜呜”地叫着从门口逃出去了。原来,那窗户是唐寅画在墙上的。

师傅见了这情景,哈哈大笑起来:“唐寅呀,你已经四年没有见到你娘的面了,要过年了,快回去了吧……”

明朝赈饥状元的传说

明朝成化年间,渎浦横江有一个人,被皇帝封为“赈饥状元”,此人姓章,名仕昌,号正庵。章仕昌家中有百亩良田,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他全家人都十分同情贫民,凡碰到灾年,灾民们没有粮食可上交时,他们全家都主动为灾民们代交征粮。

明宪宗成化二年,年景不好,连续发生台风、暴雨和干旱灾害,粮食颗粒无收,农民生活极端困难,重灾户更是度日如年。章仕昌实在看不下去,就将家中三百石谷子赈济于灾民,又捐出一百五十石谷子运送边境作为军饷,支援边军。

章仕昌赈济灾民、支援边军的消息传到了京都,成化皇帝为此下诏,封章仕昌为“赈饥状元”,并赐他皇银在横江村建了状元府。

有一次,一位巡检司带领一班人马到渎浦等地巡查,队伍浩浩荡荡,锣鼓齐鸣,十分威武。渎浦赈饥状元章士昌家奴看见了,慌忙禀报状元夫人,说外面不知什么大官到此,十分威风。

状元夫人知道了此事,心生妒嫉,当晚就在状元耳边讲:“你当什么状元?看人家巡检司都那么威风,你还不如别人一个巡检司!”

状元被夫人唠叨得有点烦了,随口说道:“巡检司算什么官!我的一只靴子,就可以叫他三步一跪!”

过了一阵子,听说巡检司又要来渎浦巡查,状元夫人真的就把状元轿扛到巡检司路过的地方,里面仅放着一只状元靴。巡检司路过此地,远远看见路中心放着一顶状元轿。巡检司赶紧下马,三步一跪,一直跪到状元轿,惊呼:“状元在上,受小人一拜!”一连叫了三声,里面无人答应。

巡检司上前,通过轿帘,窥见里面仅仅放着一只靴子,其他什么都没有。巡检司又气又恼,心想:你这状元也欺人太甚了。

巡检司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治一治这个欺人状元。

过了半年光景,巡检司偷偷命人收集了很多刀枪剑戟之类的兵器,派人运送到状元府附近山边,把这些兵器偷偷埋到小河里,状元府大小家丁无人知晓此事。干完此事后,巡检司找人连夜快马密报朝廷,称温州平阳赈饥状元谋反,已经制造了大量兵器,藏在状元府附近小河里。

皇帝听说有人谋反,派人火速到现场查证。果然,状元府附近小河里查获大量兵器。皇帝大怒,下了一道圣旨,择日要将平阳赈饥状元就地正法。

温州府台听闻此事,觉得事有蹊跷。他想,赈饥状元因赈饥济贫出名,被朝廷封为状元,怎么会谋反呢?太府也到京都禀报皇帝,要求再次进行查实。皇帝觉得温州太府的想法有道理,就下了一道缓斩圣旨,派了另一队人马快速赶到平阳,当第二队人马赶到离斩首现场仅剩下五里路的时候,听到鉴斩场三声炮响,状元已经人头落地。

事情查清以后,皇帝觉得冤枉了状元,就下诏厚葬赈饥状元,赐金头一个。为防止有人劫棺,皇帝还赐给状元棺木36具,外人根本不晓得金头在哪一具棺木里面。后世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屈死的状元,就在官兵听到炮响的离状元斩首之处五里的地方立了一个牌子,叫做五里牌。

明朝不慕权贵的状元杨慎

“箐口关何险,山头路更赊。迂回磨转蚁,曲折阵蟠蛇。官舍为孤舍,人家无一家。客心何处切,夕照闪归鸦。”自清康熙以来,余庆共编就三部县志,每部都收录这首署名为明朝状元杨慎的《箐口关》诗。

每读此诗,眼前便立即呈现出雄关漫道—箐口来。两相对照,今之箐口固然早已不是“官舍为孤舍,人家无一家”的洪荒之景,但喻其“迂回磨转蚁,曲折阵蟠蛇”仍不为过。于是,笔者在叹服这位明代状元文学功底深厚的同时,头脑中又涌出了许多问号。譬如:这位状元是何许人氏,官阶多高,著作多少?状元,何等显赫的声威,他到底是何时因何事涉足余庆这片曾经的“蛮夷”之地的?

翻开《明史》,其内有《杨慎传》。以传中九百余言为基础,再结合其他资料,我终于了弄清了:此人并非沽名钓誉的凡夫俗子。他才华横溢、秉性刚直、命运多舛,但却坚忍不拔、功勋灼灼,是一位可与戚继光相提并论的民族英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