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既定,顾?轻松了下来,一边招呼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随意用些茶点,一边考究他们的学问课业,还拿出师长的派头,对他们这几个月来耽于优游,荒废学业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让他们即刻搬出旧院,搬到馆驿与自己同住,既能参与机密之事,又方便日夜督促他们求学上进。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十分惭愧,而且,既然决定参与拥“辽”弃“益”之事,他们也不好意思再借宿何心隐之处,便唯唯诺诺地答应了顾?的提议。
就在这个时候,顾?的贴身长随跪在门口禀报道:“禀老爷,南京都察院张总宪(左都御史的别称)、吏部董太宰、户部韩司空(户部尚书的别称)及几位大人来拜。”
顾?命长随进来,接过了他手上那厚厚一叠名启,随意地看了看,就笑着说:“来了这么多位当朝大僚,益王千岁倒是很给老夫面子啊!”
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对视一眼:顾公曾任南京刑部尚书,与这些人有同僚之谊,他们大概是新明朝廷派来当说客的吧!赶紧起身告罪,要先行回避。
顾?摆了摆手:“来的这几位老先生久赞中枢,辅政安民,可谓泰山北斗,望重群伦,想必你等早已慕名已久。今日恰逢于此,就让老朽来为你们引见引见。”见两人面露为难之色,他笑着说:“老夫方才已说过,老夫一向视你二人等若子侄,凡事无有不可令你二人知之者,你等不必推辞。想必各位大人的轿子已经到了门口,快随老夫出去迎候。”
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知道,来人定是要诘问顾?拥兵进京一事,或许还会因为拥“益”或是拥“辽”生激烈的争执,在这种情形下,他们作为后辈士子,更不应该参与。但是,一来长者命,不敢辞;二来也是被年轻人那难以压抑的好奇心所趋势,便硬着头皮,匆匆整理了一下衣巾,跟着顾?来到了大门口。
正如顾?猜测的那样,门外已停满了绿呢大轿,七八位绯袍冠带的二、三品大员正站在门口等候主人出门迎接,见到顾?带着两位儒生服饰的人走了出来,他们不约而同地将惊愕、迷惑和生气的眼神投向了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
顾?仿佛没有看出他们的不满,热情地说:“诸公安好!一别数载,音书两稀,?深为挂念。本以为病废之人,只能遥寄相思之情,却不曾想还能与诸公重逢于南都,更有辱屈尊拜望,?不胜惶恐感激之至。”一边说着,一边深深地长揖在地。
这句话在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听来是非常正常的问候语,但来的那些人不是顾?的同年,便与之有乡谊,以往的私交都不错,加之南京上元一水之隔,本应时时走动,沟通消息才是。但是,自从顾?得罪了夏言,被勒令致仕还乡之后,他们很自觉地与他拉开了距离。因此,当听到顾?说“一别数载,音书两稀”之时,都象是被针刺了一样不安起来,有两三个人甚至红了脸,一边哼哼哈哈地打着招呼,一边也躬身回礼。
顾?却不象是有意嘲讽他们似的,见礼完毕之后,就将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介绍给各位大臣。两人越听越是心惊,来人之中光是南京的六部九卿就有三位: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履丁、吏部尚书许子将和户部尚书韩赞周;还有礼部侍郎冯石麟、翰林院侍读学士顾元勋、兵科都给事中吴伟业等四、五位官员。这么庞大的阵容,可见新明朝廷为了说服顾?,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无论年岁还是官秩,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都与那些人相去甚远,只得一一行跪见大礼。
顾?带着两位青年士子出迎,本与官场礼制不符,那些人心中十分恼火,本想当即拂袖而去,但碍于顾?的面子,又有大事在身,不好当场作,只得勉强受礼。不过,当他们得知这两位青年士子便是名满天下的湖广才子张居正和初幼嘉之后,也都收起了轻慢之心,一丝不苟地侧身避让并拱手回礼,闹哄哄地折腾了好一阵子才见礼完毕。
一行人被让进客厅,又重新见礼,并为着谁该坐什么位置互相推辞,甚至争执了许久,最后公推诸人中年岁最大、品秩最高的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履丁陪着顾?,分宾主坐在了上,其他人按照品秩分别就座,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只能坐在了下手的末座。
坐定、仆役奉茶、寒暄了几句之后,坐在上手第一位的南京吏部尚书许子将冲顾?拱拱手,说道:“东老(顾?号东桥)南来,我等未曾远迎,实在失礼。但仆有一句肺腑之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顾?似乎没有听出许子将客气中不失冷漠,更压抑着几许愤怒的语气,拱手还礼道:“先生请赐教。”
许子将说道:“华玉兄(顾?的字),你我都是自束便受教于孔孟圣贤,更曾待罪官场多年,须知立君立储之事,关乎国朝根基社稷存续万民福祉,当由群臣集议,公推拥戴,方为正则!如今你悍然带兵拥辽藩南来,分明是意在以武力胁迫。若持此而可得逞,朝廷纲纪何在?南都之威严何在?”
“宰豕(吏部尚书的别称,又叫太宰)所言句句在理,?实在无言以对。?行此非常之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其中卤莽不周之处,万望见谅。但?有一事不明,还请宰豕赐教。”顾?冷笑一声:“当初最早奋起维护伦常大义,倡议靖难以守祖宗家法的荆藩何在?”
顾?这句话问到了要害之处,许子将顿时哑口无言――当初最早收买军镇、倡议靖难的荆王朱厚纲等几位藩王一进南京,就为了该由谁来承继大统闹得不可开交;而魏国公徐弘君、诚意伯刘计成等勋贵也是各怀鬼胎,都想独揽拥立之功,几方势力争吵不休,最后公开摊牌,爆了激烈的内讧。兵乱之后,几位藩王宗亲都不知所踪,目前在南都监国的益王朱厚烨还是事后由那几位勋贵和侥幸未死于乱兵之手的大臣们联名签署公启,派出礼部司务官千里迢迢赶到江西迎请来的。既然前事不远,顾?如法炮制也就不能说是颠倒朝廷纲常,亵渎南都威严。
张履丁与顾?既是同年,又有几十年的私交,见许子将一开口就被顾?顶了回去,当即气势汹汹地说:“顾东桥,你好大的胆子!身为圣人门徒,又是两榜进士,科甲正途出身,在外做过封疆大吏,在朝掌过刑部正堂,屡蒙国朝之恩,怎能行此狂悖祸国之事!你莫非不知,眼下大乱方殷,人心浮荡,朝廷随时都会倾师南下,我辈既持定心志,要维护伦常大义、祖宗家法,便要戮力同心,共襄国难。若不能同舟共济,先自闹将起来,局面如何收拾?留都还要不要靖难?中兴还要不要再造?”
顾?也毫不相让地反唇相讥道:“弟虽待罪山林,不问世事,留都如今之情势却也略知一二,年兄若要以此诘问于弟,弟倒想请问年兄一句:莫非任由那几位勋贵把持朝政,置六部如虚设,役百官如家奴,就能克成靖难大业,再造社稷中兴吗?”
顾?这句话又问到了要害之处――按照朝廷规制,公侯勋贵只能出任武职,不能参与朝政,可如今留都大权却全把握在那些勋臣贵戚手中,动辄对朝政指手画脚,对科甲正途出身的文官更是颐指气使,连六部尚书这样的朝廷大员都受到他们的挟制,还公开宣称,朝廷一应大事必须与他们商议,得到他们同意之后方能施行。尤其可恶的是,他们为了聚敛钱财而改选官任职为纳贡捐官,公开卖官鬻爵,使一大帮不学无术的鼠辈位列朝班,许多可堪大用的贤良之才却因拿不出银子或不愿意拿银子贿赂,被堵塞了报国之门,不但是非混淆尺度全无,更将朝廷体统践踏无余,在江南官场士林之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
在座诸人都是当朝大僚,这半年来更是深受其苦,此刻听顾?这么一说,不由得都在心里暗自点头,有心要替许子将扳回一局的张履丁也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顾?来势汹汹,那些官员都知道此行绝不会轻松,因此来之前就曾商议过,与他一见面就抬出朝廷纲常律法来打消他的嚣张气焰,然后再坐下来和他慢慢谈条件。可是,两记下马威全被毫不留情地顶了回来,那些官员赶紧改变了策略,有人就出来打圆场:“都是多年的老友,有什么话不当说,却要这样吵嚷?纵然所见不合,也不必一见面就吵个不停,让后生小辈瞧在眼里也不雅相。”
有人缓和气氛,顾?也就不乘胜追击,反而以一种胜利者的宽容姿态,对在座的诸位大臣团身一揖,恳切地说:“天下安危,乃至大明中兴,全赖我君子合力护持。我君子能否尽力于朝,全赖立君以贤。此事至关重大!那些勋臣贵戚奸邪成性,鹰狼为心,把持朝政,浊乱纲常,于我君子极尽轻慢排斥之能事,日后更必尽逐我君子而后已。诸位大人身系天下之安危、中兴之成败,江南士人百姓无不仰之如嵩岱,万不能因一念之犹豫,而任奸邪得逞,致使仁人志士报国之志终成画饼。望各位大人三思复三思!”
说完之后,他告罪起身,踱进了内室,将一大帮正皱着眉头苦思苦想的朝廷大员留在了客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