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麟穿越前很长一段时间对黄河是有心里阴影的。那还是源于妈妈的讲述。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邻近地区余震不断,各地都防震抢险。黄河是地上河,如果地震破坏大堤就会决口淹没城市。孙麟的父亲在命令到达后连家都没回就直接从工厂里带领民兵上黄河大堤去护堤了。
孙麟的母亲是教师,那时候放了学还要开会,等赶到托儿所把两岁的孙麟从急着回家搭建防震棚的阿姨手里抱过来时发现孙麟又发烧了。母亲抱孙麟到厂医院打完针天早就黑下来,身体单薄的母亲一个人根本无法搭建防震棚。邻居和学生家长来邀请母亲到他们的防震棚过夜,可是母亲又担心孙麟在简陋而拥挤的防震棚里再被风吹到,便独自抱着孙麟回到那排已经空荡荡的平房,在自家床底下扒拉出一块空地搂着孙麟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夜。第二天才由学生和家长帮着搭建了一个防震棚。
后来每次听说哪里地震母亲就会说:“幸亏那年咱这里没有地震,不然咱们娘俩不是给埋了就是给水冲走了。”
孙麟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每到汛期父亲总会带着民兵到黄河护堤。虽然河堤距离工厂宿舍区不过二十里地,可是爸爸二十天一个月不回家是常事。都是这条悬在头顶上的黄河闹得。
黄河为患华夏几千年,也许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可以让它造成的危害小一些?
——————————————————
清明节这天下起了细雨,船队行至距离开封三十里的地方停靠码头。孙麟还奇怪怎么突然不走了,官吏们却说明天户部要郊迎祥瑞。为了举行仪式,因此船队必须在此地驻扎一夜,明天早上按时辰赶到开封。
因为有大场面所有人不敢怠慢,都刷洗打扮,把最好的衣服拿出来预备着。孙家爷儿俩更是重中之重,他们一定要面圣呢,可不能肮脏了,差役们烧了大桶的香汤让俩人洗澡。
孙亮家的房屋四面漏风又没有那么多柴火烧热水给孙麟洗澡,这时候又是稍微着凉就可能送命。因此孙麟穿越到这个时代后为了生命安全从深秋到初春还从没有洗过澡呢。这次不但身上洗个痛快,因为还有皂角,把头发也洗了个干净。一身轻松啊,太幸福了。这时候才能理解其实幸福很简单。
等第二天不到五更起床后就难受了,他们竟然给孙麟抹头油,还是桂花味儿的!
孙麟两辈子也没用过这东西,打死也不抹头油。可是人家人多势众,摁住他把他的头发弄得油光锃亮,然后用红头绳扎了两个包包,再给他套上新衣服。
上身红,下身绿啊,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幸亏这个时代没有穿衣镜,否则孙麟估计看到自己的形象会恶心死自己。纳尼?还不算完?怎么又来个婆子?还要扑粉,涂口红?
不要啊,我是男人,是男人!看清楚了!
经过一番无效的反抗之后孙麟被从里到外打扮起来扔到船上。再看老爹也是一身新衣,整个人显得精神了不少,让孙麟受不了的是他鬓边还插了一朵大红绢花。可是老孙不以为丑反以为荣,大嘴咧到耳根了。
好在再看看那些差役、军汉们也是一个个披红挂绿,耳边插着各色绢花,老孙并不是太显眼。估计这也是时代特色吧。
四棵花树每条船上装一棵,应该在船头展示的,可是户部的官员在犯愁,因为仍在下毛毛细雨,他们怕淋坏了树上的花朵不敢把遮着花树的棚子拆掉。
这是树啊,不能经风雨那是树吗?!孙渔对此已经无力吐槽了,只能听之任之。
终于官员们经过激烈争论,在几乎动拳头分胜负之后终于达成了统一,拆掉了棚子——因为雨几乎彻底停下来。
纤夫们举着火把开始驱赶犍牛拉着船开始缓缓前进,在纤夫队伍前面还有一队吹鼓手,不一会儿便热热闹闹吹打起来。
起得太早了,孙麟这具幼小的身体还不耐折腾,在船舱里找个地方倚了就睡着了。等感到有人摇晃自己,孙麟睁眼一看已经阳光明媚,耳听得鼓乐喧天。老孙拉着孙麟出了船舱跟一众官员答礼,然后就在官吏的摆布下一会儿跪拜一会儿起立,一会儿行礼弄了个晕头转向。折腾了将近两个小时孙麟才又回到船上。
在宋以前户部都是国家的钱袋子,数一数二重要的衙门。可是宋朝皇帝为了分宰相的权,搞出个三司统管天下钱粮,户部没了财权,其职责只剩下劝课农桑、向皇家进贡各地土产以及进献祥瑞这几件事,成了可有可无的衙门。今天借助迎接祥瑞户部难得露一次脸,上上下下卯着劲儿极尽排场,怎么能够错过这个机会?
原本按照户部最初的计划四棵树会早早卸下船转到开封城南面走南熏门入城,经过御街直达大内。可是后来实在是怕颠落了花朵官员们才同意“祥瑞”继续在五丈河上走水路入城,在距离皇城最近的地方下船。
于是仪式结束后官员们也上船,船队从善利水门入城。此时河面上所有船只全部停航给“祥瑞”让路。城墙上和船上、河堤上站满了想要一睹“祥瑞”真容的百姓。
树上的杏花、梨花也已经纷纷落去,桃花和海棠却正开得娇艳,李花仍然含苞待放。离得近的百姓看得真切,不少人大呼“祥瑞”,竟然还有不少磕头的。对此孙渔只能苦笑,心说:这下可作孽了。
受到百姓的欢呼,船上的官员甚至军汉们也神采奕奕,都抢了船舷的位置忙着摆pose。孙麟本想看看这座传奇的城市,可是个子矮,眼前全是晃动的官袍,什么也看不见。身高是个硬伤啊。你说一帮大人也不知道让让孩子,丢不丢人?
老孙又是个老实的,哪见过这种场面,早吓傻了,不敢这时候把孙麟抗在肩上,孙麟只能看到头顶一片天空。幸亏他已经用肉馒头和船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小船工交上朋友,小船工趁人不注意托了他一把,孙麟就上了木质船舱的顶棚。这下在没有谁遮挡,看得清楚了。
到处都是人啊,这让孙麟找到一点儿穿越前所在城市的感觉。果然如《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一样,河里停满了装载各种货物的船只,两岸房屋鳞次栉比一派繁荣景象。
这才是城市啊!他打定主意以后就在东京汴梁混了。
孙麟在东张西望的时候一座临河酒楼上雅间里一个头戴方巾的人对一个道士指着孙渔说:“青牛兄,想来就是此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