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浅当日出现在太傅府的事,最后到底是被人宣扬了出去。
她那时说的话,做的事,虽然在经过不少人口之后,渐渐变成了另一番言行举止,但其中她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却还是没有变味的。
那就是任人唯贤。
太女殿下不注重出身,为了替一寒门子出头,居然罚了大理寺卿家的公子,对方甚至到了开春就要去村户家帮忙耕种。
这在不知情的人看来是一种侮辱,殊不知在当日其他人心中,这分明就是太女殿下对沈文远另一种看重的方式!
替寒门子出头不假,可当日那么多人,殿下却独独只问沈文远的名字,甚至还给了他一次弥补的机会!
无论过程如何,沈文远在一国储君面前露了脸,还没有得到厌弃,这就是不争的事实。
那些当日跟沈文远一起的士族子弟们,在家中长辈知道此事后,甚至直接要求他们跟沈文远一起去春耕!
殿下是将体恤百姓这事摆在明面上的。
这一年里,她自己就为了百姓的粮食问题做了数次大贡献,如今又让沈大人的公子去帮百姓春耕。
都是士族子弟,凭什么沈家可以去,他们就不行?
去,必须得去!
上位者都这般提倡了,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还不动,这不是没眼色是什么!
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如今这位太女殿下的作为,日后绝对是他们姜国当之无愧的君上!
所以必须得紧跟着殿下的步伐来才行啊。
于是在苏浅忙着造枪、制发电机、创办工厂的时候,京都城中开始流行权贵子弟出郊帮百姓春耕的风气,更有甚者,已经开始自觉体谅起城中生活不易的摊贩走卒们。
京都官员们背地里纷纷感叹太女大才,居然能想出如此方法让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家子入世,连带他们家中的纨绔,如今也被这城中风气带的低调谦虚了不少。
所谓上行下效,就是如此。
……
两年的时间,苏浅一直未再离开京都。
她在城外的庄子建了一座不大的发电厂,弄出了灯泡,三百亩田地被她改成了窑炉工厂绿化带,每天都会从里面生产出大量的钢铁兵器,里里外外都被禁军牢牢看守,轻易不许人进出。
两年前她造了火药火炮,这两年里她自己造了个实验室,弄出了火铳、完善了火炮,将火药也换成了榴弹。
这些技术她从未隐藏过,两年前她在京都筛选出来了不少人,有脑子有天分的,没脑子但勤奋踏实的,苏浅识人善用,教了他们超前的物化知识,然后将这些人各自安排在了不同的岗位上。
可以说如今姜国军工方面的大幅提升,有一半功劳都得属于那群在工厂里日夜不休的人。
苏浅感激他们。
然而若是有人去问待在工厂里的那些人,可能十个有九个都会诉苦:他们真没有殿下想的那么伟大,纯粹就是看着殿下都那么刻苦努力了,他们连殿下一个女子都不如的人,又怎么好意思说休息!
卷!
这真的是殿下把他们卷起来的!
傍晚,两年前还是家家户户烛火灯笼高挂的京都城,如今街道上已经挂起了明亮的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