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也在微笑,但还是提醒道:“偶尔为之,是雷霆雨露,做得多了,人心就坏了。”
张之洞认真道:“老夫知道,但老夫现在就是心里爽快啊。”
辜鸿铭微笑:“是,心里爽快。”
受够了这些鸟人的气,果然还是杀人够爽。
“不好!”辜鸿铭忽然大叫,“中了胡灵珊的奸计了!”
张之洞一愣,叹息:“果然又中了胡灵珊的诡计,这丫头也会用心机了。”
两人都说中计,其实意思却不同。
辜鸿铭想到的,是胡灵珊故意把讨厌的文人赶到湖广,这根本是三国祢衡的桥段,胡灵珊借刀杀人,故意抹黑湖广的名声。
张之洞想的却是,这是胡灵珊故意逼迫张之洞称帝,毁掉了华夏民主富强的机会。
可再往深里想,胡灵珊为什么要逼张之洞称帝呢?张之洞称帝,湖广的变革效率将大幅度的提高,对她有什么好处?
难道是那种为了显示自己很有信心很有能力,故意提高对手能力,最后反被对手打败,还要笑眯眯‘我见识了最强者’的日本废物宅男中二思维?
……
“什么!张之洞直接开枪杀了游(行)的学子文人?”某个文学大佬大惊失色。
他早就知道那些青年学子不停的游(行),总会闹出事来,但是在他的预料当中,张之洞顶多也就拿警棍敲几个人的脑袋,抓一批人进监狱,然后他们几个文化大佬出面发个电报,写封信,或劝几句,或骂几句,张之洞终于会老老实实的放人的。
没想到张之洞竟然二话不说,直接杀了。
这和暴君胡灵珊有什么区别?
华夏的民主,就这么艰难吗?
“先生,门外有人求见。”仆人道。
“什么人?”
“是从美国回来的,叫常凯申。”
美国?先见见吧。
“先生,我此来,带来了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先生的问候。”进来的光头青年微笑,“总统先生支持华夏的民主共和。”
……
湖广称帝,上千向往自由和民主的、华夏最精英的文科学子血流满地。
天下再次哗然,原以为华夏只有一个屠杀民众的胡灵珊,不想竟然又多了一个暴君。
哪怕满清慈禧当政,也从来没有这么血腥的镇压过文人学子的示威。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清风不识字的满族都知道的道理,为什么曾经的满清重臣,东南支柱之一的张之洞,竟然反而不懂?
更让人担忧的是,湖广民主新政府的颠覆,会不会是华夏处处称帝,处处称王的开始?
难道华夏大地在经历了几千年的统一后,又一次要走向了春秋战国,诸侯争霸?
开毛玩笑!
就在全国为即将的动乱忧心忡忡的时候,一则电报转移了全国的视线。
胡灵珊通电全世界。
“本帝要干掉印度,谁挡路就干掉谁!”
连华夏都没有统一的胡灵珊脑子又一次进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