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对了姑姑,早上我还听到她在房里骂我爹,说我爹没良心什么的,好像还打破了我爹的脑门,我爹捂着头气呼呼地出门了!&rdo;
&ldo;要是爷爷在就好了,管管他们。我快要烦死了。&rdo;
阿宣一边提笔狂补功课,一边唉声叹气。
白锦绣顿时想起昨晚回家时遇到嫂子时的情景,恰印证了阿宣的说法。兄嫂之间应该是出了不算小的事。
这几年他俩关系怎样,她不知道,反正以前,她印象中大哥和嫂子从没出过这样的事。
她想了下,放下画笔,出来找张琬琰。
张琬琰正在客厅里埋头对着账册,白锦绣叫边上的下人退去,问她早上怎么和大哥闹了不愉快。
张琬琰笑道:&ldo;哦,就一点小事,拌了两句而已。是阿宣这臭小子多嘴,和你胡说八道的吧?小孩子瞎说,你别理!&rdo;
她的语气云淡风轻。
白锦绣知她是个爱面子的要强人,看这样子,就算真有什么事,她应该也不会和自己说,就道:&ldo;没事就好,我也就随便问问。嫂子你要是有事,愿意的话,可以和我说一声。有些话要是嫂子你不方便开口,我可以帮你和你大哥说的!&rdo;
&ldo;没事没事,你忙去,别耽误了你的事。&rdo;
毕竟是两夫妇关起门的事,嫂子既这样说,白锦绣也就作罢了,回了自己的房间,继续画画。
台风虽然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昼夜,但今年的雨量比往年都要巨大,整个广州几乎都淹了水。白家所在的位置高,得以幸免,但南城一带的旧城,很多地势低洼的地方都被满涨的大水淹没,附近几个县城更是淹得厉害,据说很多棚户都被大水冲塌,灾民无处可去。更危险的是,很多地方堤坝满溢决口。康成怕酿成大事,下令堵塞决口,又派人守护危险地段。
这种事情,按历来的规矩,除了地方自发力量,这边再出巡警营和消防营的士兵,如若人手不够,再酌情调遣别的军队。总督府自然是全力支持的,但下面的人却百般推脱,只肯留在广州本地,远些的危险地段,推三阻四。
康成知那边的人眼红新军待遇,秉着拿几分钱做几分事的心思,自然不肯尽力,于是调遣新军。
白锦绣听说聂载沉主动请命,领着手下士兵去了外县护堤。
这几天,她的大哥白镜堂也忙得焦头烂额。搬迁机器,用席袋打捻截水,在几个地势低的厂房和仓库外筑起隔离保护工厂设备和库存。大哥也是广州急赈会的董事,自家厂房的事一忙完,就又忙着组织广州缙绅做赈灾慈善的事。
张琬琰也没闲着。育婴堂被水淹了,几百名孤儿无处可去,临时迁到了白家一间工厂的仓库里,张琬琰组织购买席被,为孤儿发放衣物口粮。
这种慈善救济的事,白家一向是广州缙绅的带头人,白锦绣自然不陌生。见大嫂忙不过来,跟了过去帮着,一连忙了好几天,水终于退去,事情也总算告一段落。
忙碌的这几天里,她的心中无时不刻在牵挂着聂载沉,育婴堂的事一忙完,这天大早,白锦绣就出了门,来到广州城有名的一间钟表铺,花一千银元买了一只最贵的金表,然后直奔西营。
她打听到消息,新军出去护堤的人今天回来。
因为这恶劣的鬼天气,那晚分开后,她已经一周没见到他人了,简直是迫不及待。
马车车轮在积满泥浆的土路上艰难跋涉,终于到了西营,停在大门外时,已是傍晚。
门口站岗的卫兵正好有前次她来时的那个,认出了她,见白家小姐又来了,连通行证都没敢提,睁只眼闭只眼就放她进去了。
&ldo;聂大人回了吗?&rdo;
白锦绣和颜悦色地问。
卫兵简直有点受宠若惊,忙道:&ldo;晌午后陆续回来了几拨人,但还没见聂大人,应该稍晚些会回。&rdo;
白锦绣点头,向他道了声谢,迈步走了进去,留下身后几人惊讶不已,不知白家小姐今天是怎么了,态度竟这么好,和上次判若两人。
白锦绣来到聂载沉的宿舍。门没有上锁,她径直走了进去,来到他的卧房,发现窗户上的玻璃竟被大风刮破了一片,他不在的这几天里,雨从破掉的那面窗中淋入,窗边地上积了一片的水,湿汪汪的。
白锦绣立刻放下东西,找来扫帚,小心翼翼地扫掉地上的碎玻璃,又用拖把清除地面上的水渍。
从小到大,即便是在国外和香港生活,她也从没做过这种粗活,在哪都有人替她。
她用她娇嫩的手握着带了毛刺的拖把手柄,用笨拙的动作生平第一次做着这样的粗活,心里却是欢喜的,隐隐有一种自己对他终于有点用处了的骄傲之感。
想到他回来看到了会怎么夸自己,她的心里就甜甜的。忙完了,她就坐着继续等他,渐渐感到有点困。
昨晚为了给几个生病的孤儿找医生看病,她忙到半夜才回家,今天起得又早,有点犯困了。
她盯着他的床看了一会儿,终于走了过去,试着,慢慢地躺在了他的床上,枕在他睡过的枕上。
她闭上了眼睛,仿佛闻到了他的气息,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之前在云镇那间小旅馆里和他发生过的事,忽然心如鹿撞。
那会儿她怎么会做出那样的事。他会不会觉得她厚颜无耻,是个随便放荡的女人呢。她一下又懊悔不已。躺了一会儿,实在睡不着,想出去到外面再看看他有没回。于是爬了起来,走出去的时候,视线停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