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汪鼎毓根本不在府中,汪启霖是借机脱身和幕僚商量对策。他想保薛慕,但瑞清二人有证据在手,他不得不顾忌。后来师爷樊立山道:“少爷,事已如此,我们亦无法面面俱到。”他悄悄向汪启霖耳语了几句,汪启霖大笑道:好,就这么办。
于是汪启霖装作十分疲惫的样子再度见客,一进门便拱拱手道:“二位对不住,军中有些麻烦事,所以耽误了。”然后一面在火盆旁坐下来,一面随口道:“刚才没有看清楚,这首诗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汪侍郎娴于辞章,请仔细看”瑞清再次将信笺递给他:“这是不折不扣的悖逆之词。”
汪启霖一手接住信笺细看,一手取铜著拨炭,火烧得越来越旺,他很快地将信笺捏成一团投入火盆。
二人不由大惊失色,想伸手抢救,却早已来不及了,那张纸顷刻间化为灰烬。
瑞清不由怒道:“汪侍郎,你身为朝廷命官,竟敢当面烧毁谋逆的证据。你和薛慕沆瀣一气,以为我等不敢上奏章弹劾吗?”
汪启霖淡淡一笑道:“二位请便。若是与谭霜华有交情便是逆党。谭霜华旧日交游甚广,家父亦与他相识,莫非家父也是逆党?”
二人被堵得一时无话可说,还是李成庆知趣一些,知道汪鼎毓父子如今正得圣眷,无论如何招惹不得,何况此时证据已失,只得向瑞清低语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还是先告辞吧。”
作者:齐云毕竟是老派的文人,有他的局限性,不过他很快就会明白过来的,轻拍。
今晚还有一更
第56章
因这一天要入宫请见皇帝,齐云不到卯时一刻便起身了,隔坐在轿子里向外望去,四周尚黑蒙蒙一片。
轿子走到半路,齐云忽然吩咐停了下来,他掀开帘子问下人:“她回上海了吗?”
那人愣了一下,顺着齐云的眼光看向路东侧宅院,方恍然大悟道:“小的亦放心不下,昨天特地去打听了一下,薛小姐几天前就乘火车返回上海了。”
齐云沉默良久,终是道:“她远离这是非之地也好。我们走吧。”
齐云在天亮之前便入了宫。与梁继新一起递了牌子请见,第一起就叫。皇帝对他二人倒是颇为礼遇,行过礼后让他们站着讲话,又命太监端奶茶给他们喝,说是可以挡寒。
“雪是停了,反倒格外的冷。”皇帝问道:“你们两人要见朕,是为了宪政大纲的事吧。”
“是。”齐云清了清嗓子道:“如今大纲已粗备,臣等特呈御览。”
李德明接过齐云手中的奏稿交给皇帝,皇帝大致扫了一遍,点头道:“很好,纲目明晰,筹划详备,照你们的打算,需要筹备几年的时间可正式立宪?”
梁继新道:“如今朝野上下对立宪的热情都很高,臣等以为以五年为宜。第一年由各省督抚筹办咨议局。第二年在朝廷设资政院,推广各州县简易识字学塾。第三年在各乡镇创立简易识字学塾。第四年成立地方自制组织。民众识字义者须达五十分之一。第五年宣布□□,颁布议院法和选举法,选举内阁成员。万事俱备后,便可正式推行宪政了。”
皇帝沉吟片刻道:“据我了解,日本从宣布立宪到正式推行,是用了九年的时间的。中国的情形比日本更复杂,仅仅用五年时间筹备怕是不够吧。”
齐云解释道:“皇上,当今形势已经不同于庚子战乱前,朝野内外对民主和宪政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地方士绅的情愿折子已经纷纷递上来了。早一日推行宪政,则早一日受利,若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再去推行,臣恐怕会有不测横祸。眼下最关键的是要开启民智、训练民众参政议政。所以各州县的学堂要抓紧完备起来了。”
皇帝皱眉道:“开启民智固然重要。但我朝自太平军战乱以来,地方督抚的权利越来越大,如今两江、湖广的总督都不大听朝廷号令,朝廷反要看他们的脸色。立宪还要在各省设立咨议局,朕怕以后地方更难辖制。本朝家法,权柄一向不可下移,朕的意思,你们还是要和礼亲王商议,将章程再修改一下。总的原则是要天下臣民皆明忠君爱国之义,君上大权无论如何不容旁落。”
齐云还要再说话,站在前面的梁继新抢着应了声是,已是叩首跪安,他亦只好跟着行礼,相谐退出。
出了养心殿,齐云见四周无人,不由埋怨道:“话还没说完,凤阁为什么要拉住我跪安呢?”
梁继新低声道:“逸飞,事到如今你还未看出来吗,皇上已经不同于几年的皇上了。高处不胜寒,人一旦真正到了至尊之位,所思所想亦不过如何保住这个位置而已。如今皇上最关心的两件事,一是汉人督抚权利过大,二是南方革命党人闹事。满汉亲贵之所以对推行宪政感兴趣,不过是想借宪政之名,行夺权之实罢了。”
齐云沉默片刻,忽然问道:“皇上已经不是几年前的皇上,那么你呢?还和几年一样吗?”
梁继新叹息一声道:“宦海沉浮这么年,我亦早以不复当初的雄心壮志,眼下的情形,走一步算一步,有多大力出大多力吧。”
齐云冷笑道:“立宪的核心是开议会、兴民权。在日本,天皇的权利虽然很大,但也要受到□□的限制。若是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立宪还有什么意义?这一点我无论如何都要争一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