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犯罪心理学里有一种变态心理现象,破案者角色代入成为凶手,这样的案例并非绝无仅有。&rdo;金硕仍然冷静,&ldo;你有没有杀害年轻女性,截断她们的手指?&rdo;
这次,陈玉栋冷静回答:&ldo;没有。&rdo;
&ldo;有没有将任何尸体,埋在社区的花坛里?&rdo;
陈玉栋面露悚容:&ldo;这么说,那兰说的是真的?我家窗外花坛里,真的有尸骨?&rdo;
金硕没有回答。
陈玉栋听出了金硕的默认,想了一阵,问道:&ldo;现场勘查的技术员怎么说?尸骨在花坛里埋了多久?&rdo;
&ldo;他们正在分析,你知道的,没有谁能一眼看出埋尸的时间。&rdo;金硕在笔记本上完成了最后几句话,站起身,结束了审问。
范小琳尸骨的出土,又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同时又是一条死胡同。
那兰醒来时,窗外的天是阴的,不给一点时间的线索。那兰看床头闹钟,上午十点刚过,自己也就是睡了五个多小时。后脑仍隐隐作痛,但更让她难受的是一种紧迫感。
这些都是米治文一人导演的吗?不,他被自己的病魔锁在重症病房的床上,更大的可能是,真正的凶手正伺机做下一起大案。凶手是谁?下一个不幸的少女会是谁?
不知为什么,陈玉栋几个小时前在审讯室里说的话仍萦绕耳边。为什么要将断指寄到国际刑侦专家那里做检验?寻找肉眼不容易发现的细节。血巾断指案的凶手,无论是不是米治文,都没有给公安人员留下太多线索,但并不代表线索完全不存在。
为什么是那些少女?完全随机的选择?
系列杀人案的确有随机性,比如受害者之间可以毫无关联,受害者和凶手之间也可能全然是偶遇,但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历史上的一些著名系列杀人案例,英国的开膛手杰克或者美国的泰德?邦迪,受害的女性会有相似的身份和经历。
对,受害者常常是女性。
女人的名字叫脆弱。那兰一直鄙夷这种一概而论的说法,她甚至认为女人更常见的名字是坚强。但她不否认,在体力体能上,女性是弱势群体,才会经常成为系列杀人案的对象。
血巾断指案的受害者也不例外,那兰回忆看过的照片,一张张温和的脸,一条条瘦弱柔软的身段。
那兰心头一动:这是不是一种共性和规律?这些受害者似乎都有柔弱的气质和略带忧郁的眼神。
她在笔记本上将受害者的名字一一写下:倪凤英、马芸、薛红燕、关菁、田秀菊、李伟芬、范小琳、卢萍、杨薇、朱继蕾、唐静芳、张莉。
对着那串名字,她呆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响起来,一个粗哑的声音说:&ldo;那兰,我想和你谈谈。&rdo;
是陈玉栋。那兰回过神,说:&ldo;正好,我也要找您。&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