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达尔维周围已经围满了旅部的军官,看到中国军队败退,禁不住欢呼起来。
达尔维心情沉重地放下望远镜。身边一个军官看到达尔维下巴上的血,惊喊道:&ldo;旅长,你受伤了。&rdo;
达尔维掏出手帕,自嘲地咧咧嘴,揩去下巴上的血迹,对身边一个军官说,&ldo;马上和僧崇的部队联系一下,问问他们伤亡情况怎么样?&rdo;
片刻,那个军官跑了回来,&ldo;库马克营报告,刚才因为没有防备,中国军队的炮击造成了严重伤亡,死亡84人,伤75人,他们请求迅速派增援部队上去。&rdo;
达尔维愤愤地说:&ldo;晚了,考尔这个崽子把库马克营葬送了。不会反击?见它鬼。中国军队马上就会发动第二次进攻的,我想把他们撤下来都来不及了。&rdo;
话音未落,第二阵炮击又开始了,这次炮击更凶猛,更激烈。伴随着一声声爆炸,一团团火光进出耀眼的刺芒,一股股黑烟在峡谷里升腾、弥漫。显然,不光僧崇,侧翼埋伏的连队也受到了猛烈的炮击。
达尔维慌忙又举起了望远镜,浓烟里,中国士兵仿佛煞神降世一般,前赴后继地冲上山岭,冲锋枪喷吐出一串串火蛇,刺刀在阳光下闪耀。
旅参谋长焦灼地问:&ldo;旅长,派增援部队上去吗?&rdo;
达尔维无力地摆了摆手。
&ldo;再不上去,库马克营可就全完了。&rdo;
达尔维冷峻地扫他一眼。
&ldo;你没有看到刚才的炮火吗?中国的增援部队显然开上来了。没有五十门火炮齐射,决不会有如此猛烈的炮击,我不能把整个第七旅都填进去。&rdo;
旅参谋长沉重地低下了头。
枪炮声由密集逐渐转为稀疏,最后只有零星的枪响。
当硝烟慢慢散尽的时候,一切都归于沉寂,只是在僧崇最高的山岭上,有一面红旗在飘动。
达尔维痛苦地望着这一切,泪水糊住了悲哀的眼睛。他想起自己早先曾说过的话,&ldo;与其让军队被集体屠杀,不如我现在就辞职。&rdo;
可现在辞职还采得及吗?能洗刷掉罪责和耻辱吗?
晚了,一切都晚了,自己只能呆在第七旅.或者撤回去,平安地回到新德里,或者长眠在这儿‐‐喜玛拉雅山脚下。
突然,达尔维感到手掌一阵剧烈的刺疼.他抬起手,慢慢张开,刮胡刀还攥在掌心里,满手是血,刀锋深深地嵌进了皮肉。
第六章达赖企图渔翁得利,印军开始执行&ldo;里窝那&rdo;计划。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
一
新德里,圣&iddot;约克路63号。
这是一座英国人建造的古怪的小楼,有尖耸的楼顶,有几何图案拼装的楼墙,有n型带米字格的门窗。楼前,有碧绿而又整齐的草坪,这座楼房的主人,现在是印度情报部部长马立克。
客厅里,有两个新闻界全力跟踪的显赫人物正在会谈。一位是举世瞩目的印度总理尼赫鲁,一位便是中国在平定西藏叛乱时,逃亡印度的达赖喇嘛。
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二十七岁,身披黄色袈裟,生得丰神朗目,广颐阔耳,的确有一代活佛的尊严和威仪。
为按排尼赫鲁与达赖的这次会面,马立克很动了一番脑筋。
中印边界彤云密布,大战已是一触即发,各新闻报刊为了争夺内部消息,绞尽脑汁使用各种招法,来采访国家和军界的重要人物,包括盯梢、跟踪和突然拦截等。尼赫鲁当然是各大报社追逐的头号人物,他的态度、谈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这就给尼赫鲁的行动带来诸多不便。
达赖则是个敏感人物,他于一九五九年三月逃亡印度后,四处飘泊,居无定所,印度虽然给予了政治庇护。但尼赫鲁当时就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长信,他似乎看到了中国政府愤怒的眼睛和气恼交集的心境,信中措词婉转地解释了不得不接受达赖的种种理由和苦衷,并且明确表示,对达赖实行四不政策:不接见会谈,不宣传报道,不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不允许其参与政治活动,尤其不准公开发表反华的言论和进行反华的活动。
然而,前言响犹在耳,尼赫鲁便同达赖会谈了,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尼赫鲁当然要谨慎从事。
为安排这次会面,马立克也费尽了心机,达赖住在葛伦堡,尼赫鲁到那儿去显然不合适。达赖秘密到新德里总统府虽说不难办到,但瞒得了外人绝瞒不过内部的工作人员,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依然不可设想。最好的办法是到第三个城市去,然而事务缠身的尼赫鲁又实在难以脱身。迫于无奈,马立克才将这次会谈按排到自己的家中。
会谈进行了二小时又二十分,显然已经接近尾声,尼赫鲁显得有些疲倦,不时在沙发上改换着姿势。
一直正襟端坐的达赖丹增嘉措垂目问道:&ldo;总理阁下,这次战争,你们仅仅是想得到边界那一点领土吗?&rdo;
尼赫鲁惊愕地愣怔了一下,立刻听出了达赖问话中的弦外之音,慎重地说:&ldo;是的,我们仅仅是为了边界那虽说并不辽阔、也不富绕的领士,但这像征着神圣和尊严。&rdo;
达赖双手合什,点了下头说:&ldo;我明白,我想问的是贵国难道不打算在解决边界纠纷的同时,向西藏伸出罗摩的手,拯救那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吗?&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