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于是,毛泽东这首《西江月&iddot;井冈山》,把&ldo;黄洋界上炮声隆&rdo;的故事,讲述到了今天。
&ldo;山大王&rdo;初识大炮的威力
井冈山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是开展游击战的好地方。可当初这儿有两支土匪占据着山上的主要路口,毛泽东率领红军之所以能在山上站住脚,这其中还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这两股土匪,一股驻在山下宁岗茅坪一带,匪首叫袁文才;另一股驻在山上井冈茨坪一带,匪首叫王佐。这两个人虽然山上山下各霸一方,却是拜把子兄弟,有生死之交,一旦有情况,他们山上山下遥相呼应,倒也一直相安无事。
他们主要的生存方式就是&ldo;吊羊&rdo;,这&ldo;羊&rdo;是指土豪劣绅,所谓&ldo;吊&rdo;,就是瞅冷子将他们绑架起来做人质,然后让他们的家人拿钱来赎人。
毛泽东带着秋收起义失败后的几百名红军,来到宁岗古城一带活动。他早就看好了井冈山这块能进能退、能打能藏的风水宝地,可这两股土匪已经占山为王了,不好强硬抢占,只有一个法子,就是将他们收编。
后来,毛泽东得知这位袁文才曾是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担任过&ldo;宁岗县农民自卫军的总指挥&rdo;。毛泽东便派当地党的负责人,一位叫龙超清的同志前去说服。
龙超清回来说:袁这些年吃亏吃怕了,有疑心,他眼下最缺的是枪,只要能给他一批武器,他一定会与红军合作。
毛泽东立时慷慨允诺:给袁文才108支钢枪。
袁文才得枪后大喜,立刻给红军送来600块大洋,还同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收编了袁文才后,毛泽东又叫袁去做王佐的工作。
王佐这人早先是个本地的裁缝,30来岁年纪,个头不高,长得白白胖胖,两条眉毛浓黑,穿一身直贡缎的黑色短衣,腰间别一支新式驳壳枪,有一身好武艺。有一次十几个敌人把他包围在一个小院里,想吃他的闷鸡。他发现情况不妙时,敌人已经冲了进来。他来不及掏枪,便操起一条板凳,把冲过来的敌人打了个猝不及防,然后手持一根竹竿,&ldo;嗖&rdo;地一下撞开木窗,落到院里,没等敌人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便又&ldo;嗖&rdo;地一声撑出了院墙,逃出了敌人的重围。
现在,他知道山下来了一支叫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可不知道是干啥的。袁文才告诉他,红军也是和地主老财作对的,跟他们&ldo;劫富济贫&rdo;差不多,还告诉他红军给了他108支快枪。
王佐闻听此话吃了一惊。王佐在山上混了这么多年,总共也只搞到60多条枪,而且其中有不少是装火药的土枪,他手下的弟兄,两三个人才能摊到一支枪。红军一下子就敢给他们这么多枪,说明红军不想吃掉他们。
1927年10月24日,王佐和毛泽东在双马石第一次见面。
双马石是井冈山的一大景观,两块天然巨石,一上一下,叠压在一起,瑰奇万分。这里也是上山的五大哨口之一,山高林密,是伏兵的好地方。
王佐害怕红军使诈,悄悄在林中藏了伏兵。会晤时,看到毛泽东身材魁伟,态度亲切,待人和蔼,而且心地坦诚,随身只带了一个卫兵,立刻也就放下心来。
毛泽东长于言辞,说话极有说服力,他向王佐说了一番革命道理,还讲了红军的性质和任务。最后毛泽东豪爽地说:&ldo;红军打土豪,同你们&lso;吊羊&rso;是一回事,都是要革他们的命,造他们的反,你们需要枪,我们给,需要多少,报个数吧!&rdo;
毛泽东的这一番话,说得王佐一会儿激情喷涌,一会儿热血澎湃。当让他报数的时候,他迟疑再三不敢吐口,说少了怕失去机会,说多了怕人家不答应。正在迟疑不决的当儿,毛泽东似乎看透了王佐的心事,大度地说:&ldo;给你们70支快枪,够不够?&rdo;
乖乖,70支,王佐连做梦也没敢想,比他现有的全部家当还要多。王佐忘情地拉住毛泽东的手说:&ldo;好兄弟,走,我们上山……&rdo;
3天之后,即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的红军正式上山落营扎寨。井冈山从此便成了中国红军的摇篮,最初的革命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