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考场情况。此事做得非常隐密,三场顺利考过,纪晓岚等人却没有发现。
在纪晓岚阅卷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写得气势恢宏,立意高深,从那文词上看
出,考生不是等闲之辈,就把这份考卷进呈御览,让皇帝评判一下。乾隆接过试
卷一看,正是自己答的那张,心中暗暗称赞纪晓岚的眼光,但为了不使事情败露,
乾隆便亲自批道:&ot;此卷不能入眩&ot;纪晓岚莫名其妙,只是觉得这样一个有才的举
子,而不被圣上欣赏,不免有遗珠之憾。几次进谏,皇上依然不准。
究竟有无此事,当时传说不一,但都晓得,乾隆很欣赏纪晓岚选才用才的眼
力,这次命他督学福建,确实是皇上的有意安排。
连续几天,同僚和亲友们纷纷到府上看望他,叫他应接不暇。
这天一大清早,侍郎陶序东就来了,午宴过后,上午来的一帮客人陆续告辞,
陶序东还是舍不得离去。几年来,陶序东和纪晓岚非常投契,这次一别至少三年,
人事变化无常,三年之后自己是否还能留在京城也是很难预料,陶序东心里有一
种说不出的滋味。
纪晓岚与陶序东结为知己,那是三年前的事,两人去山西主持乡试时,这其
中还有一段趣事呢。
那年纪晓岚36岁,就被任命为山西乡试主考官,确属前所罕见的事,按照
惯例主要大省份的乡试主考,都是由皇上钦命年高资深的翰林出身的人担任,纪
晓岚荣膺此命,确实出乎一般人的意料,因为和朝中众多的文官比起来,他还不
过是个毛头小伙儿。
担任同考官的,是比纪晓岚年长十几岁的陶序东,虽然只有五十多岁,但须
发灰白,显得更加苍老,位居一个毛头小伙之下,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陶序
东虽然早就听说纪晓岚知识宏富,反应机敏,但从未接触过,心中自然产生了要
试一试这位主考大人的想法。
适逢有位山西籍的纪晓岚的同年,回乡祭祖,邀请纪晓岚、陶序东等到家中
饮酒,并邀请了一些名士作陪。赴会的人早已耳闻纪主考的才名,酒席间十分敬
重,恭维之词不绝于耳。
众人在酒足饭饱、品茗闲谈之际,从楼窗中望见一个妇女正套马驾车,但那
母马因恋着马驹,正在院中打圈子,不肯上路,急得那妇女用鞭子抽打起来。
大家看过那场面之后,又接着闲谈起来。这时陶序东说道:&ot;刚才情景很是有
趣,在下占成一联,哪位能对出下联?&ot;人们听了这话,兴趣很浓,便要他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