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赶忙回过神来,回答皇上的问话:&ot;圣上的玉玦,精美绝伦,忍不住多
看几眼。为臣该死,望圣上恕罪!&ot;乾隆微微一笑说道:&ot;这玉玦你喜欢吗?&ot;“为
臣不敢!&ot;“哈哈哈,&ot;乾隆笑着说,&ot;朕出一联,你若能对上,朕便将这玉玦,赏
赐于你。&ot;纪晓岚赶紧跪下磕头:&ot;谢主隆恩。&ot;乾隆捻一捻胡须,然后将玉玦拿起
来,指了上面的一句话,纪晓岚仔细看看,是这十一个字:&ot;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ot;他抬头看看乾隆,答出下联:&ot;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ot;乾隆
听着非常高兴,听他对的是《尚书》中的一句话,被他信手拈来,却庄重得体,
遂将手中的玉玦,赐给了纪晓岚。
纪晓岚谢过皇上,马上被当值的学士们围起来,争着传看玉玦,个个对纪晓
岚艳羡不已。
此后,纪晓岚常常被宣召入宫,渐渐得到皇上的宠爱,远远超出他这时的身
份地位,一名小小的庶吉士,便得到了这样的殊荣,为同僚们羡慕之极。最引以
为自豪的,是纪晓岚的几位业师,刘统勋、孙端人等人,只要一有机会,便在士
林中夸耀纪晓岚,听者也对他们的慧眼赞佩不已。一时间,纪晓岚成了朝中颇为
驰名的人物。
纪晓岚的影响越来越大,与他结交的人越来越多。来往频繁的,都是一时俊
彦,人人才华横溢。和他同年的有刘善谟、钱大昕、卢文弨、戈徐、胡牧、陈半
江、蔡芳三、邹道峰等人。当时几位负文名的大家中,刘墉(石庵)是他的老
友,董曲江、戴遂堂、董秋原、刘师退等人,也都和他过从甚密。
这天纪晓岚休假在家,钱大昕、卢文弨来访,与他俩同来的,还有一个素不
相识的人,这人三十多岁,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脸膛,憔悴的面容衬托得两只大
眼又黑又亮。纪晓岚刚要询问,钱大昕先向那人介绍道:&ot;这就是河间才子纪晓岚!
&ot;那人拱手施礼说道:&ot;久仰久仰。鄙人姓戴名震,字东原,原籍安徽休宁。本为
一介书生,游学京都,久闻纪大人才名,今日得见,有幸有幸。&ot;纪晓岚赶快让座,
差婢女侍候茶点。
这戴震比纪晓岚年长一岁,虽然家境寒微,却是饱读诗书,十六七岁时即精
研注疏,与同乡郑牧、汪肇龙、方矩、程瑶田、金榜等人,从师于著名学者江永
(江西婺源人),28岁时补为诸生,为避仇隙来到京都,眼下无事可做,生活
靠朋友接济。
纪晓岚看他学识广博,天文、地理、经史、历算,样样精通,又兼长于音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