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早听张良大名点头赞道:&ldo;有此忠义之士,乃是韩国百姓之福。我便封你为韩司徒,借予精兵三千,助你复国。&rdo;
张良正欲拜谢。
曹操此刻笑道:&ldo;梁叔何须如此?那韩国故址于我陈郡相隔不远,我愿出兵助韩复国,同时借道韩地,北上伐秦。与叔父一起,呈左右出击之势,共击章邯让其首尾不得兼顾。&rdo;
范增眼中突地出现一丝疑惑,但很快消去。
项梁早已大喜,&ldo;如此甚妙,早闻章邯与赵高以有隔阂,其粮草必然不丰。孟德可不断袭击其粮道,届时章邯小儿可一举击破。&rdo;
曹操暗赞:项梁也是不凡,只是瞬间便以猜中了自己的意图,若非有自大的毛病,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对手。
听得曹操如此襄助,张良感激地对曹操一揖到底,&ldo;张良代韩王,代韩国数十万子民拜谢忠勇君大恩。&rdo;
这韩国地处中原,最近秦国,附近三川郡又有李由的数万大军,项梁的三千精兵能够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
复国前途黯淡无光,张良满心忧愁却又无可奈何。以他那决胜千里的智谋岂看不出不久地将来项梁、章邯之间必有一番恶战。
项梁能借三千精兵给他以很不错了,焉能在强求其他?
曹操手中有精兵将近两万,而且麾下谋士、武将诸多,他本人也是当世罕见的兵法大家,得他襄助复国在望矣。
形势骤变,张良焉能不对曹操感恩戴德。
正文第一百一十七章决胜千里‐‐张子房
16k小说网更新时间:2009-6-150:12:22本章字数:3914
刘邦府邸。
张良以收拾一切行装与刘邦话别。
刘邦一脸不舍,执张良之手,洒泪而道:&ldo;我阿邦悔当初之言矣。&rdo;当日,张良投奔刘邦时,以有言在先。
&ldo;若有机会复国,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rdo;
刘邦当时只为留下张良这大才,因而允诺,想不到真有离别一日,心中也恨曹操多事。
张良在刘邦麾下,如若上宾,刘邦对之言听计从,心中也颇为感动,见刘邦真情流入,果真落泪,劝道:&ldo;我族世为韩臣,五代韩相,立韩王之事,责无旁贷。今与沛公相别,亦是不得已耳。&rdo;
刘邦就地跪下,陈恳道:&ldo;宇宙虽阔,难寻知已。今与先生分别,实乃是刘季命薄,无福与先生共商大计。我与先生相处数月,聆听教诲,早已视先生为师,请受我刘季三拜。&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