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鲁迅作品十五讲内容 > 第24章(第1页)

第24章(第1页)

据胡风回忆,鲁迅当年在谈到《孤独者》这篇小说时,曾直言不讳地对他说:&ldo;那是写我自己的。&rdo;〔5〕对别的作品鲁迅似乎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看小说中主人公的这幅肖像:&ldo;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rdo;,对照许广平笔下的鲁迅给学生的第一印象:&ldo;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里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的竖立着,真当得&lso;怒发冲冠&rso;的一个&lso;冲&rso;字&rdo;,〔6〕是不难看出两者的相似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神似。

现在,我们就来读这篇《孤独者》。

小说开头第一句就很特别‐‐

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这是一个暗示:&ldo;死亡的轮回&rdo;的沉重阴影将笼罩小说人物的命运,以及整篇小说。

小说的叙述也从&ldo;送殓&rdo;始:魏连殳一直跟他的祖母生活在一起,这个祖母其实不是他亲祖母,是他的父亲的继母。后来祖母死了,他从城里赶来奔丧。他是有名的洋学堂里出来的异端人物,所以村里的人都很紧张:他来了,能否按照我们的传统规矩办事呢?于是提出三个条件:必须穿孝服,必须跪拜,必须请和尚道士。魏连殳来了,大家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很爽气地答应了,而且他装殓祖母的时候,非常地耐心,这些都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更奇怪的是,当一切都正常进行,许多女人又哭又拜,他作为孝子却一声没响,大家都在哭,他不哭,这就引起了&ldo;惊异和不满&rdo;,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

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根据王瑶先生的提示,很自然地使我们想起了当年的阮籍。据《晋书》记载,阮籍的母亲死的时候,阮籍正在和别人下围棋,他的对手说,你的母亲死了,别下了,赶紧去奔丧吧。但是阮籍说,不行,我们饮酒。既而饮酒二斗,饮完酒后,举声一号,大哭一声,吐血数升,然后说,那些人都是礼俗之士,我要施之以白眼。这个细节跟小说里的魏连殳的表现非常接近,而且更主要的是,鲁迅曾经说过,嵇康、阮籍表面看上去是反礼教的,其实他们是最守礼的。〔7〕同样的在魏连殳那里,他为什么那么耐心地为祖母去装殓呢?他那样放声一哭,说明魏连殳是真正讲礼教的,是孝子,他是真孝,他反对的是礼俗。从这里可以看出,魏连殳和阮籍不仅在行为方式上很接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接近。进一步我们在魏连殳身上看到的,正是鲁迅本人和魏晋文人的相通。魏连殳这个人既体现魏晋文人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鲁迅本人的一些精神本质的东西。这里正好找到了一个契合点。

于是,我们发现,鲁迅在《孤独者》这篇小说里,始终突出的是两个感受,而且都是趋于极端的,一个是极端的异类感,一个是极端的绝望感。可以说,鲁迅是把历史上的魏晋时代的文人和现实生活中他自己的异类感和绝望感在《孤独者》这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殳正是一个异类。小说一开始就说他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常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所以大家把他像外国人一样看待。而最让人感到异样的是他喜欢发表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这是典型的魏晋风度,也是典型的鲁迅风度。这样一个异类,与整个的社会是绝对地不相容,开始有种种流言蜚语,结果校长把他解聘,没有饭吃了。于是有一天,&ldo;我&rdo;在马路边的书摊上发现一本魏连殳的书,魏连殳嗜书如命,把书拿来卖,就说明他生活陷于绝境了。于是魏连殳有一天来到了&ldo;我&rdo;家里,吞吞吐吐,有话又不说,最后临走的时候,说,你能不能给我找个工作,因为我还要活下去。魏连殳是何等骄傲的一个人,他最后这样乞讨工作,是真被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了。所以小说情节的发展带有很大的残酷性,写整个社会怎样对待一个异端,怎样一步一步地剥夺他的一切,到最后,他生存的可能性都失去了。这是社会、多数对一个异端者的驱逐,一种非常残酷的驱逐。

这种驱逐显然既有魏晋时代的感受,也有鲁迅自己的感受。小说中出现了&ldo;我&rdo;这个人物,他有个名字叫申飞,这正是鲁迅曾经用过的笔名。我们明显感觉到&ldo;我&rdo;对魏连殳是非常同情的,非常理解他,然后发现&ldo;我&rdo;的命运逐渐跟魏连殳的命运差不多了。&ldo;我&rdo;同情魏连殳,和他来往,为他的工作奔走,这都成了&ldo;我&rdo;的罪状。于是报纸上开始有文章攻击&ldo;我&rdo;了,自然是不指名的,措辞很巧妙,一看就是&ldo;我&rdo;在挑剔学潮,于是&ldo;我&rdo;只好一动不动,除了上课之外,关起门来,躲着,有时连烟卷的烟钻出窗隙去,&ldo;我&rdo;也怕犯了&ldo;挑剔学潮&rdo;的嫌疑。这个描写显然带有象征性,概括了很多人的境遇。我们也不难从中听到鲁迅的声音,&ldo;挑剔学潮&rdo;,&ldo;躲起来&rdo;,这都是鲁迅的境遇。于是我们发现,原来叙事者&ldo;我&rdo;也是指向鲁迅自己,或者说他也是鲁迅的一部分。当然叙事者&ldo;我&rdo;和魏连殳不完全一样,他更沉稳,善于用自嘲的方式来化解对外部世界的痛苦感受,他也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所以他在讲述魏连殳的故事的时候,有意控制自己的情感,他把对魏连殳的同情收敛在自己感情的最深处、最隐蔽处,偶然闪现一点,更多的是用一种客观的打量、一种平静的讲述来讲。但是这一切,这样一种自嘲的方式,这样一种控制自己的情感、掩饰自己的写作,正是鲁迅的另一面,也是鲁迅的叙事策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小说中的&ldo;我&rdo;和魏连殳,即小说叙述者和主人公,他们都是&ldo;我&rdo;的不同侧面,或者说是&ldo;我&rdo;内心的两个不同声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