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鲁迅作品十五讲内容 > 第43章(第1页)

第43章(第1页)

临行之前,&ldo;你还想我的赠品&rdo;,于是又引出了&ldo;我能献你甚么呢?&rdo;也即&ldo;我还拥有什么&rdo;的问题。&ldo;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rdo;‐‐我所拥有的只是黑暗,只是空虚:&ldo;唯&lso;黑暗与虚无&rso;乃是实有。&rdo;&ldo;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rdo;这里连续几个&ldo;我愿意&rdo;,正是对前面的&ldo;我不&rdo;、&ldo;我不愿意&rdo;的回应。‐‐从拒绝现有与将有,到选择无的黑暗与虚空,完成了一个历史过程。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注意这里有一个转换:当独自远行,一个人被黑暗所吞没的时候,&ldo;我&rdo;达到了彻底的空与无;但也就在这独自承担与毁灭中,获得了最大的有:&ldo;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rdo;,〔10〕&ldo;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rdo;。正是在这生命的黑暗体验中,实现了&ldo;无&rdo;向&ldo;有&rdo;的转化:从拒绝外在世界的&ldo;有&rdo;达到了自我生命中&ldo;无&rdo;中之&ldo;大有&rdo;,这一个过程或许是更为重要的。

这里提到了生命的黑暗体验,这是一种人生中难以达到的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体验,如一位研究者所说,这是一种生命的大沉迷,是无法言说的生命的澄明状态:&ldo;如此的安详而充盈,从容而大勇,自信而尊严。&rdo;你落入一个生命的黑洞之中,这黑洞将所有的光明吸纳、隐藏其中,这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光明:&ldo;充盈着黑暗的光明。&rdo;〔11〕鲁迅自己也说:&ldo;爱夜的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rdo;,&ldo;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予的光明&rdo;。〔12〕鲁迅正是这样的&ldo;爱夜的人&rdo;,不仅《影的告别》,而且整本《野草》,都充溢着他以&ldo;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rdo;所听到、看到的&ldo;一切暗&rdo;,以及他所领受到的&ldo;夜所给予的光明&rdo;。‐‐这是我们在阅读《野草》时,首先要注意和把握的。

《影的告别》实际上讲了两个东西:一是他拒绝了什么?一是他选择了因而承担并获得了什么?这构成了《野草》的一个基本线索。

《求乞者》。

读这一篇,首先感受到的是无所不在的&ldo;灰土&rdo;‐‐

我……踏着松的灰土。……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

灰土,灰土,……

……

灰土……

灰土弥漫整个空间,堵塞你的心,甚至要渗透到你的灵魂。这更是一种&ldo;灰土感&rdo;:生命的单调、沉重与窒息。就像鲁迅所说的:&ldo;是的,沙漠在这里。没有花,没有诗,没有光,没有热。没有艺术,而且没有趣味,而且至于没有好奇心。沉重的沙……&rdo;,〔13〕没有任何生机,没有任何生命的乐趣,&ldo;没有好奇心&rdo;也就没有任何欲望与创造的冲动。

&ldo;灰土&rdo;之外是&ldo;墙&rdo;‐‐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这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隔膜,这心灵的隔绝不仅是社会、历史的,更是人类本身的,人于是永远&ldo;各自走路&rdo;。‐‐《求乞者》一开始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生命的窒息感和隔膜感,更是一种近于绝望的孤独的生命体验:依然是郁积于心的黑暗与虚无。

于是就有了&ldo;求乞&rdo;与&ldo;拒绝布施&rdo;‐‐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这一切(求乞与拒绝)却又反诸于己‐‐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这指向自己的&ldo;拒绝&rdo;,是彻底的;这连自己也不能逃脱的&ldo;烦腻,疑心,憎恶&rdo;,是可怕的。

显然,这里的&ldo;求乞&rdo;和&ldo;布施&rdo;是带有象征性的。首先我们可以把&ldo;布施&rdo;理解为温暖、同情、怜悯、慈爱的象征,人们总是祈&ldo;求&rdo;着别人对自己的同情与慈爱,也&ldo;给予&rdo;别人以同情与慈爱。这似乎是人的一种本能,但鲁迅却投以质疑的眼光:他要看看这背后隐蔽着什么。这在《过客》里也有类似的展开,有这样一个情节:&ldo;小女孩&rdo;出于对&ldo;过客&rdo;的同情,送给他一个小布片,这自然也是温暖、同情、爱的象征。&ldo;过客&rdo;开始很高兴地接受了:作为孤独的精神界的战士,他显然渴求着爱、温暖和同情;但想了想之后,却又断然拒绝,并且表示要&ldo;诅咒&rdo;这样的&ldo;布施者&rdo;。鲁迅后来对此做了一个解释:因为一切爱与同情,一切加之于己的布施,却会成为感情上的重负,就容易受布施者的牵连,&ldo;不能超然独往&rdo;;所以鲁迅说:&ldo;反抗,每容易磋跌在&lso;爱&rso;‐‐感激也在内‐‐里,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rdo;〔14〕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孤独的精神界战士,要保持思想和行动的绝对独立和自由,就必须割断一切感情上的牵连,包括温情和爱,既不向人&ldo;求乞&rdo;,同时也拒绝一切&ldo;布施&rdo;。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种&ldo;求乞&rdo;、&ldo;布施&rdo;理解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高度概括:人总是对&ldo;他者&rdo;有所&ldo;求&rdo;,同时又有所&ldo;施&rdo;。而有所求就难免对&ldo;他者&rdo;有所依赖,以至依附;反过来,布施也难免使对方对自己有所依赖与依附:鲁迅就这样从&ldo;求乞&rdo;与&ldo;布施&rdo;的背后,看到了依赖、依附与被依赖、被依附的关系。这确实是十分独特而锐利的观察。更何况现实中的&ldo;求乞&rdo;常常是虚假的‐‐鲁迅对于不幸中的人们不得不求乞,本是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与同情的,他自己就有过&ldo;从小康坠入困顿&rdo;的痛苦经历,饱尝过被迫&ldo;求乞&rdo;的屈辱;〔15〕但问题在于中国的&ldo;求乞者&rdo;或者自身并不真正需要求助,或者身处不幸却并无自觉因而&ldo;并不悲哀&rdo;,但却&ldo;近于儿戏&rdo;地&ldo;追着哀呼&rdo;,以至&ldo;装&rdo;哑作&ldo;求乞的法子&rdo;。鲁迅在&ldo;求乞&rdo;的背后又发现了&ldo;虚伪&rdo;与&ldo;做戏&rdo;:既不知悲哀(不幸)又要表演悲哀(不幸),正是这双重的扭曲,激起了鲁迅巨大的情感波澜:他要给予&ldo;烦腻,疑心,憎恶&rdo;!于是就又有了鲁迅式的&ldo;拒绝&rdo;:这回拒绝的是&ldo;温暖,同情,怜悯与慈爱&rdo;,他依然选择了&ldo;无&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