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学佛入门第一步如何做 > 第35章(第1页)

第35章(第1页)

有时又说你学问蛮好,可惜功夫没有到,还是挨骂,这也是夺境不夺人。

有时两样都不是,搞得你没路走,人境两俱夺。

有时揍你一顿,人境俱不夺。

临济宗的教育方法,灵活而不固定。

我特别要提醒大家,禅宗是有流弊的,所以大家要同时参考天台宗的修持方法,以及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还有永嘉禅师的永嘉禅宗集。

这位永嘉禅师,把天台宗与禅宗的精华加以综合,明白地指出,由凡夫到成佛,一定要修到&ldo;三身成就&rdo;‐‐法身、报身、化身圆满。

证得法身,有断德,能断除一切烦恼、一切习气。

报身也叫自受用身,自己受用。比如我们有一个身体在,是因法身的无明而转化所生,是报身。如果悟了道,修成功了,就转成自受用身。自己具有五种神通,智慧圆满,有五种妙用。有智德,有大智慧福报。

化身是他化二身,为一切众生化身千百亿,教化度人。他化二身有大恩德,大慈大悲。

永嘉禅师又说:

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

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法身不痴即般若。

解脱寂灭即法身,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

当我们修证法身时,要注意,不要痴迷,许多人执著空的境界,人我皆空一直定下去,往往会贪恋其中。憨山大师讲&ldo;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rdo;,在清净境界里,做不到转身入世。所以做到法身不痴,就是般若,是大智慧。

永嘉禅师在永嘉禅宗集中,分十章来叙述见地、功夫与行愿,其中第八的简示偏圆,及第九的正修止观两篇,尤其须仔细研究。

指月录卷六,圭峰禅师作禅源序略曰:&ldo;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此云思惟修,亦云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明为禅。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禅行,故云理行。然今所述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说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rdo;

懂得这个道理叫禅理,忘情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空了。情代表情绪、妄想、妄念等等。契之是证入。

唐末禅宗的情况,已流于多说禅理,少说禅行的趋势,所以今天随便讲禅宗,那更不是禅了。自唐宋以后,毛病已出来了,圭峰禅师看不下去,才作禅源这本书。

&ldo;今时有人,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若真论本性,即百真非妄,无背无合,无定无乱,谁言禅乎?&rdo;

有些人只晓得明心见性的道理,却根本不懂这个道理是要实证的。

在指月录这本书中,记载古代禅德,如何见道,如何修持用功夫,如何行愿,统统讲了。前人留给我们的法宝太多,只是我们自己没有用功,没有去看,更没有去研究,自己智慧没有开发,所以看不出宝藏嵌在泥巴墙壁上。每个有成就的人都很慈悲,把东西留下来给我们,希望能帮助我们学有成果。

古人观心的路线,所谓三际托空,是很简单的。打坐时,什么功夫都不要用,只要能够在前念过去,后念未起时,保持中间这一段空,就行了。由这个起修,自然会了解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若做不到,就假装中间这一念空了也可以。这一点假装就是种子,由这个种子自然会开花,会结果。这几句话很重要,很重要。

指月录卷一:&ldo;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rdo;世尊曰:&ldo;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rdo;

佛说的话中,包括了见地、修证、行愿。&ldo;正法眼藏&rdo;这句话,可以参考夹山说的:&ldo;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rdo;见地、修证、行愿,也都在里头。所以夹山的弟子洛浦说,先师意,简直没有人知道啊!

前面提到,心境如果能做到三际托空,永远保持如此,夺人不夺境‐‐人空境不空,就可以证果,也可以发神通,还可以了分段生死。当然变易生死仍未了,这一段须特别注意。小乘可了分段生死,不能了变易生死。再进一步的人,可以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而大生死‐‐根本无明,并没有破。

生死要如何了呢?指月录卷二:文殊问阉提遮女曰:生以何为义?女曰:生以不生生为生义。殊曰:如何是生以不生生为生义?女曰: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未尝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随其所宜,是为生义。

殊曰:死以何为义?女曰:死以不死死为死义。殊曰:如何是死以不死死为死义?女曰: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未尝自得有所离散,而能随其所宜,是为死义。

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来的?第一个生命怎么来的?由无始而来。无始以前,为什么要来?‐‐不生而生,生而不生,是生的道理。

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合拢来。搭成了一个房子,虽然这四样东西和合,变成一个身体,地还是地,水还是水,火、风还是火、风,各不相涉,各安本位。&ldo;而能随其所宜&rdo;,还是相互配和颜悦色,合拢来,构成了这个生命现象。

唯心、唯物的关系都在这里,这四大,我们看它是结合的,事实上并没有和合。说无所合,又能随其所宜,就是楞严经上: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不要只研究佛学,要把这个理拿到自己身上来用功,来求证。若平时只晓得打坐,守着一个境界,瞎猫守到死老鼠,其实是只瞎猫。要参:&ldo;未尝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随其所宜。&rdo;也是生从哪里来的道理。

死以不死死为死义,你认为死了?世界上谁没有死,死而不死,我们看到人死了,骨头也散了,实际上它们还是各安本位,而能随其所宜。

庵提遮女问文殊曰:&ldo;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何却被生死之所流转?&rdo;殊曰:&ldo;其力未充。&rdo;

庵提遮女问文殊:我早就悟到了生死之道,却还被生死的力量带着。等于我们说:我明知道空,就是空不了,妄念就是去不掉,明知道这个,却没有用。

为什么被生死所流转呢?现在有个人出来安慰我们。文殊说:不要难过,你那个东西还是对的,不过练习得还没纯熟。力量还没扩充,所以仍被生死所转。也就是修定的功夫未到。这里全讲功夫,功夫不到不行。若能把身体解脱,要走便走,理论上可以做到,可是我们做不到,因为其力未充。这个&ldo;力&rdo;,包括见地、智慧之力,以及修定功夫之力,这点很重要。

讲到&ldo;行&rdo;门,学佛的行最重要。包括外在的行为及心理的思想、观念种种。

沩山禅师有两句名言:&ldo;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rdo;我们一念放下,无所谓善、恶,无所谓是、非。善法不是,佛法也不是。就是六祖所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