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来香港看我,在地铁里,他对我聊起当年高中毕业时,他们一帮男生兄弟到这里游玩,特意挨个寻找古惑仔的行迹,专程搭地铁,还录下&ldo;下一站,天后&rdo;的报站广播,为纪念陈小春的那部港片和同名主题曲《下一站,天后》。我不由得笑出声来,原来人人都有循迹的情结。而去日的香港,于我是《玻璃之城》的画面。港大的英式旧楼,当年的启德机场,一首《trytoreber》,港生与韵文,永远在雨中辗转的漫长恋情。
后来又有太多的东西……黄伟文的词,陈奕迅的歌,黄碧云的文,廖伟棠的诗……但太少了,这些都太少了,如果比喻香港文化为鸟(取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之意),我所恋慕的这些仅仅是翅尖最漂亮的一枚翎羽而已。整只鸟,它的身体,习性,生命,迁徙……我都一无所知‐‐并且也不打算有知‐‐进而避免沦为判断。
在每一栋傲视港岛闹市的摩天大厦里,在每一座卑微逼仄的深水埗公屋里,人事酸甜每每都是世俗传奇。但在成就为传奇之前,香港在一种极其注重实干与现实的社会普世价值观驱动力下,&ldo;每个人都在默不做声地抢路,&rdo;‐‐秩序,礼貌,冷酷而又安静‐‐&ldo;只剩下心里的一片嘈杂。&rdo;
我的生活现场在这里展开,以非常安静与私有的形式。课业并不算太重,相比那些在伦敦名校读书,把签名档改为&ldo;今天你康德了吗?&rdo;的同学而言。
个人时间很充沛,收获稀稀拉拉,偶见一星点深刻的捕捉,其实也很知足。唯独喜欢这里的图书馆,因为找得到很多过去难得一见的好书。
学的是国际新闻专业,因此多一些机会了解香港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感触不是没有,只是意会难以言传。何况,我信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言多必失,实为不智。一切个人心得,止于个人心得。不构成判断,更不可强加判断于该客体,以及他人。类似所谓的言论自由,大莫如此。
玻璃之城(2)_尘曲
偶有一些不错的讲座,听聪明人说话总很有意思。在此记一位很受欢迎的教授,教我们传播学,北京人,资深记者多年,后于八十年代留美拿下博士,墨水一肚子,上课的风格就一智痞,深入浅出,颇受欢迎,智痞一词儿是我的私创形容,我觉得抓得很准。
据他说,经常有同学跟他诉苦找不到工作,但他若提供一个职位建议,学生立马说,&ldo;唉呀,这也太高了,我哪儿行啊。&rdo;他就很发怒:&ldo;你让&lso;你哪儿行啊&rso;这句话从面试你的人嘴里说出来成不?&rdo;
这是他的经典台词。言下之意不过是别他妈自个儿就说自个儿不行了,别人都还没说你不行,你瞎说什么。
戏谑的是,他抱怨我们这届学生不怎么找他,我就在台下应声说,&ldo;咱哪儿是不想找您啊,咱是怕打扰您啊,您这么忙的……&rdo;
我话音未落,他说,&ldo;你让&lso;我很忙&rso;这句话从我嘴里说出来成不?&rdo;
我们上课,论客观报道。他问,什么是客观?
举例911事件:肇事者是什么?全世界答:恐怖分子。此全世界非彼全世界。在肇事者的世界,他们答:民族英雄。
到底是恐怖分子还是民族英雄?客观在哪里?事实在哪里?什么是标准,如果有的话?
他由此说了两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没有事实,只有对事实的描述。
(这类似于木心所言的,没有正义,只有正义感。)
第二,多元化,不是人们该选择苹果日报,还是该选择人民日报,而是在看得到苹果日报的地方,人们也看得到人民日报,反之亦然。
(类似你的黑夜我的白天,你的恐怖分子我的民族英雄:能否理解多元化的存在性,防止奉自我判断为唯一真理,是一个人思维是否成熟的分水岭。)
我上完他的课,感叹人有两种层次的可悲‐‐
第一层实为可悲:以狭隘的方式,被教育或者被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