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岳飞不知道,很快,属于他的时代就要到了。
大军一撤,接下来发生的情节也正如岳飞所料,和杜充相比,留下来的郭仲荀的思想境界也没高到哪里去‐‐难道你杜充溜得,我就溜不得?哼!留我当炮灰,没门儿!
杜充前脚刚走,郭仲荀后脚就跟着走了。
跟下来,留下守卫东京的&ldo;替身&rdo;是留守判官程昌寓。
程昌寓更是人精,还没等郭仲荀的背影完全消失,他就把留守东京的责任推给了另一个留守判官上官悟,自己翩然南下。
在这帮人的眼里,东京城就是一个巨大的坟墓,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这样,曾经繁花似锦的北宋帝都距离再次陷落为时不远了……
&ldo;南渡江山悲逝水,北征鞍马付秋风。&rdo;
七月初秋,大雁还没开始南飞,杜充的队伍却已经迤逦南撤。
岳飞走在队伍中,抬头看云淡天高,天边的夕阳似乎因悲愤而变了颜色,变成一种空虚而苍凉的灰白色。
实际上,金兵虽然攻陷了扬州,但并没有从扬州再次渡江南侵,而是满载着掳掠来的财物北归。
在路上,岳飞不断遭遇到分批次撤退的金兵,每战,都有斩获。
一路行来,战事不断。其中最激烈的一次,并不是和金人展开的,而是与曾经的同事、战友,也是自己的同乡‐‐张用所展开的。
张用自陈州与王善分手,领着队伍,靠剽掠为生,抢百姓、抢官府,也抢金兵,转战于大江南北,流浪于江湖之中。
在铁路步,张用和杜充的队伍不期而遇。他原是杜充的头号&ldo;假想敌&rdo;,经过南薰门事件,他更成了杜充的眼中钉、肉中刺。杜充二话不说,招呼岳飞率部和张用开打。经过厮杀,张用军大溃,四散奔逃。
岳飞简单地打扫了一下战场,领大军渡过长江,进入了建康。
而赵构也已经由杭州到了建康,有风声说,朝廷打算将行都设在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