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岳飞非班师不可了,不然,就犯了逆上谋反的大罪。
岳飞悲愤莫名,痛苦地大呼道:&ldo;十年之功,废于一旦!&rdo;
河北人民听说大军要撤,一个个大失所望,如丧考妣,成群结队到军营中恸哭申诉:&ldo;我们听说大军北伐,全都顶香盆,运粮草,欢迎官兵,金人早对我们恨之入骨了,现在你们撤去,我们必定会死无丧身之地!&rdo;
岳飞双眼一闭,泪水从眼角汩汩流出,挥了挥手,让手下取出赵构的诏书公示,语声悲咽地说:&ldo;朝廷有诏,我不得擅自逗留!&rdo;
百姓听了,无不放声大哭,哭声震野。
秦桧在朝中还担心岳飞不肯退兵,不断催促杨沂中等人班师:&ldo;只要你们一走,岳飞肯定不能久留,快快快,动作放快点。&rdo;(&ldo;飞孤军,不可久留,请令班师。&rdo;)
这样,张俊、刘锜、杨沂中等诸路大军一退,岳飞一支孤军,留在敌占区,退兵已成定局。而且,即便后退,因为少了互相援应的军队,一旦金兵从后面掩杀,凶多吉少。
岳飞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吩咐将士放出话去,扬言不日将渡河与金人决战。
金人闻言,上下震惊。
兀术更为恐慌,是啊,这个岳飞确实太厉害了。按照现在的态势发展下去,自己很可能被对方的几个小兵像捉小鸡一样捉住送去领赏,然后卑贱地活着或屈辱地死去。思前想后,又担心东京的百姓作为内应,担心得连东京也待不下去了,大半夜穿衣起床,&ldo;北遁百里&rdo;。
吓退了兀术,岳飞这才下令拔营,徐徐班师。
启程之日,又有数百名百姓父老聚集到岳飞帐前,纷纷流泪,悲呼道:&ldo;我们沦陷敌手已有十年之久,听说岳元帅整军北来,志在恢复,我们翘首盼望车马之音度日如年。现在大军真的来了,故疆渐复,敌人兽奔,父老乡亲无不拍手相庆,自以为可以脱离金人的统治。想不到,今日岳元帅竟然宣布班师了。岳元帅纵不怜悯中原赤子之心,难道真的忍心功败垂成吗?&rdo;
岳飞老泪纵横,颤抖着声音道:&ldo;今日之事,非我所愿啊!&rdo;再次命人将赵构的诏书摆在案几之上,众人举目读过,一起大哭,相顾叫道:&ldo;大军一走,我们怎么办啊?&rdo;
岳飞长叹道:&ldo;你们只管听从我的安排,我一定为你们的安全负责到底。&rdo;众父老乡亲听了,纷纷叩谢。
于是,岳飞留军五日,掩护这些百姓迁往汉上六郡的闲田,一时间,迁徙向南者,络绎不绝。(&ldo;从而南者如市。&rdo;)
可叹岳飞十年枕戈待旦,秣马厉兵,顷刻之间,事业功名全化作了泡影!扬纛几年鸣铁骑,班师一夜吊铜驼。
且说兀术夜弃东京,一路狂奔到了黄河渡口,正准备渡河,有一个汉奸拦下了他的马首,劝谏说:&ldo;四太子先不要急着走,岳少保很快就要退兵了,东京还是你的。&rdo;
兀术惊诧万分道:&ldo;岳少保以八百骑破我精兵十万,京城内外日夜望其北来,他怎么会退兵,东京又怎么会回到我手上?&rdo;
汉奸微微一笑,道:&ldo;你错了,自古从来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在外立大功的。依我看来,现在岳少保自身难保,还谈什么成功呢!&rdo;很明显,这个汉奸深谙秦桧与挞懒之间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儿,所以在兀术跟前胸有成竹。
兀术也因此想起了自己曾经豢养过的奸细秦桧,心领神会,不过河了。
过不了几天,果然探知,岳飞已经班师回朝了。
兀术大为兴奋,发兵尾随南下,重新占据曾被岳飞收复的州县。
岳飞还没到鄂州,颖昌、淮宁、蔡州、郑州等地悉数落入了金人之手,原先响应岳飞北伐的各路中原豪杰全部陷入敌境,&ldo;人皆绝望&rdo;。
多年的浴血奋战、眼看大功在即,却被硬生生地召还,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原重陷敌手,禀性刚直不阿的岳飞不由得目眦尽裂,高声恸呼道:&ldo;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rdo;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节骨眼儿上,赵构为什么突然下诏班师呢?
第八章 千古英雄末路
不能说的秘密
天教宋祚不如唐,保身阘冗非汾阳。
祖宗取人作法凉,狄青先已遭猜防。
由来利害策其长,大藩参错内势张。
冬青树小埋雪霜,折冲岂若留忠良。
上面的诗是清人何焯所写,直言宋朝统治者对武将的猜忌到达了极点,以致军事疲软,只得任由异族欺凌。
事实如此,有宋一代,历届统治者最担心的事就是武人跋扈,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王夫之一针见血地指出:&ldo;怀黄袍加身之疑,以痛折武夫。&rdo;
当年,为了压制武将,太祖赵匡胤&ldo;杯酒释兵权&rdo;,将全国的正规军分别划归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兵司三司掌管,但明令规定他们无调兵之权,调兵之权由枢密院掌控。造成有兵的三司无权调兵,有权调兵的枢密院无兵可调,从根本上消除了武人专权的制度。倘有武将胆敢手握权柄,就坚决予以剪除。这既是制度,也是祖宗家法,代代相承,纵是在风雨飘摇的危急关头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