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天从人愿,寇蒂斯飞机起飞不久,就在上次发现柯尼斯堡号的河道不远处岸边发现了柯尼斯堡号高耸的桅杆。
拉斐济三角洲丛林密布,有大树的树冠探出岸边数十米,柯尼斯堡号经常伪装后停靠在岸边,依靠这些大树作天然的屏蔽物,靠肉眼很难发现。
然而,今天它的伪装却出了点破绽,竟然在苍翠的树丛中把自己的桅杆露出来了。
卡特勒少尉一声冷笑,掉转机头直扑这头露出了尾巴的非洲豹。柯尼斯堡号毫无反应,看来是被抓了个措手不及。
眼看进入投掷炸弹的范围了,卡特勒忽然发现有点儿不对--寇蒂斯机的飞行高度只有不到一百英尺,老头眼力又不错,下面的人鼻子多高都能看出来,可桅杆下面的巡洋舰怎么就找不着呢?
哦,敢情是德国人把桅杆拆下来绑在树上了。这属于哪门子的行为艺术……
砰!砰!砰!砰!
在三角洲外面英国军舰上的水兵,远远看到卡特勒的飞机飞得好好的,忽然跟断线儿的鹞子一样,一头就栽下去了。
假如看着自己脑袋顶上这个大马蜂飞来飞去的不予理会,那可就不是鲁夫舰长了。忍耐是一回事儿,窝囊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德国海军部和舍尔海军上将不会挑选一个窝囊废来指挥帝国在非洲唯一的巡洋舰。
鲁夫舰长把舰上的小口径火炮拆下来,加上陆军的轻武器,将拆下来的桅杆绑上一棵大树,就布置成了一个巧妙的防空阵地,等着卡特勒来上钩。
英国人不是傻子,前一天的晚上他们也注意到三角洲里面的德国人异常活跃,最热闹的时候三发信号弹同时腾空而起。但是英国人的脑袋停留在&ot;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ot;的状态,结合几天前柯尼斯堡号生火待发的情报,判断德国人是在积极准备突围。所以他们只是下令加强河口地区的巡逻,并没多想。
他们没想到&ot;城里的人&ot;改行挖坑了。
要说这种布置有点儿问题,别说德国人,算上当时世界各国的军队在1914年都没有怎么和飞机打仗的经验,防空火力应该怎样部署,飞机应该怎么打,属于一个全新的课题。
好在当时的飞机性能有限,寇蒂斯-f速度缓慢没有枪炮。卡特勒这个临时抓来的冒牌海军少尉又毫无防空概念,把飞机飞得悠哉悠哉跟航空博览一样,飞行高度不过一百多英尺,并不比大多数鸟儿飞得更高。鲁夫舰长打飞机没经验,打鸟可是老手--别忘了人家出发的时候专门来了一杆大号的猎枪啊。
鲁夫舰长的安排很简单--就当是打鸟吧。
卡特勒的飞机比鸟儿还好打--谁见过26英尺大的鸟儿呢?
26英尺长的鸟?我没见过。
结果是一阵猛烈的射击之后,卡特勒的飞机一个倒栽葱就掉了下来。好在卡特勒飞行员的迫降技术实在没得说,在最后关头竟然还把飞机改平了,利用滑翔落到了一个周围都是沼泽地的小湖里,虽然飞机摔得鼻歪眼斜,自己总算毫发无伤。
此时,眼看着卡特勒落入丛林的英军水上部队立即出动,来抢救这个倒霉的驾驶员和寇蒂斯飞机。
大概是迫降用尽了卡特勒先生的好运气,落地后这位飞行员的遭遇简直是喝凉水都塞牙。
卡特勒的第一个念头是看看能不能把飞机修理一下飞回去--很不幸他发现不但发动机中弹损坏,而且油箱被一发1英寸的炮弹直接击穿,没爆炸已经算是幸运,油已经漏光了。卡特勒不是杨凌也不是武安国,没有油的飞机他没本事飞起来。
卡特勒的第二个念头是把飞机炸毁,因为他已经听到周围传出枪声,德国人在逼近。卡特勒把一条手帕撕成布条连起来,撒上手枪子弹中的火药当成导火索,他把这根导火索绑在飞机的帆布上点燃另一头,才下水逃生。作为一个业余的军官,他对于不让装备落入敌人手中还是很尽责的--不幸的是这个地方过于潮湿,尽管飞机是全木制的,但只烧了一小会儿就熄灭了。
卡特勒的第三个念头是尽快从这块危险的沼泽地里脱身。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卡特勒先生不认为消极等待救援是个好主意。他下了水向最近的树林方向跋涉而去。这种地方陷个人进去你连影儿都找不到。卡特勒先生充分地运用了自己漫长的探险生活经验,又机智又勇敢,终于从沼泽地里爬了出来--不幸的是当他爬上岸的时候,赫然看到一队德国兵正拿着步枪等在那里。
飞行员卡特勒被俘了。
当卡特勒被俘的时候,英军的两条武装拖船赫尔姆斯号和公正号(用俘获的德国船改装),以及狐狸号派出的一艘摩托艇已经赶到了离迫降的寇蒂斯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假如他不这样折腾,而是留在飞机旁边,可能正好被营救走。
可怜的人。
不过这三艘英国船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刚刚出现,四周的炮弹就像冰雹一样砸了下来。打得赫尔姆斯号的船舷当当直响。好在两艘拖船上的三磅炮堪称火力强劲,一阵猛烈射击总算压住了德国人的火力。一名勇敢的军官下水游近寇蒂斯飞机,给它拴上一根拖索,在两艘武装拖船的火力掩护下,那艘摩托艇总算将寇蒂斯飞机……的残骸拖了出来。
被高射炮打得满身是洞,又迫降摔了一下,又被卡特勒用火烧,拖走的路上又被周围的德国人用枪炮围着打,除了&ot;残骸&ot;以外,萨实在找不出第二个词来形容英国人拖出来的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