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唐宋八大家历史功绩 > 第15章 天下父亲的榜样(第2页)

第15章 天下父亲的榜样(第2页)

这系统太诱人了!

代陵关掉了系统,闭上眼,恍惚间,就穿越了时空,进入了睡梦!

第五期视频的制作让代陵有些犯难了,现在按照传统的唐宋八大家人物来说,只剩下三苏和曾巩了!

可是后世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有人就认为,范仲淹的散文与曾巩不相上下,还有专家学者认为陆游的散文,诗词同样不逊色苏洵曾巩!

反正说来说去,曾巩和苏洵就有人不服!

代陵在想是保持原汁原味还是另作主张呢?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既然唐宋八大家流传至今,依然还有很多人津津乐道,自然是有他的魅力所在,所以思前想后,代陵还是保持了最开始的版本。

只有四个名额,三苏还一个都没上,这次该给苏家一个机会啦!

唐宋八大家盘点第五期!

他二十七岁了还背不了《论语》《孟子》!他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参加科举,屡屡名落孙山!

他的事迹被编入耳熟能详的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他或许不是那么的光芒万丈,他的光和热都给了儿子!人们提到他不会立马想起,但是提到的儿子却赞不绝口!

他主张散文有为而作,反对空谈的形式主义,强调文章的艺术技巧和自己的风格,不能随波逐流,争相模仿,追求自然为文。

他的文章纵横上下,出入驰骋,少不过百字,多亦千言,但分析解剖道理,引物托喻,非常人所能企及!

他有意发明儒家之道,以明道为己任,又屡屡参以纵横家、兵家权谋,他坚持认为用机权可以更好地实践圣人之道,其并非是违背圣人之道。故在《权书序》中,他说:“人有言日:儒者不言兵。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使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也。”

他文道兼修,以文行道。

他虽然来自西蜀边鄙之地,但对天下大势却熟稔于胸,对于宋代的社会现状尤其是时政弊端有着全面的了解,无论是宏观的时局还是微观的策略都有自己的看法,于边事更是倍加用心。

他虽在《上皇帝书》中称“天下之事,其深远切至者,臣自惟疏贱,未敢遽言”,但其实这只是自谦之词,事实上,天下之势、天下之事他自有深见于心。针对宋代内忧外患的局面,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之方和御敌之术。

他的《六国论》更是开门见山的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又指出“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看似言秦与六国之故事,实际上是大宋与辽金之对峙。

辽金野心,上下可鉴。大宋年年捐钱纳帛,实是走六国赂秦之路!

仁宗时期,内忧外患一直不曾消退。他有感于此,遂作《儿策》两篇,分论政事和军事。《审势》论宋代势强而政弱,弊在习于惠而怯于威。

他自来就是喜好古文,而不喜时文的,尽管他为科举求仕,不得不违心修习时文,但仍然不能区区附合有司之尺度,以致满腹辛酸。而当他真正摆脱科场的束缚,专志于古文后,几年间就卓然自成一家。他这种反对时文,尊崇古文的倾向也深刻影响了他的两个儿子。

他的文立意深远,回环往复。有时候一气呵成,有时起始承接。转换收合又在笔锋之间。

他用笔照应虚实,声调节奏一流,用典比喻更是炉火纯青!

他的《衡论》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发言精警,不落凡俗。《权书》笔力遒劲,骨骼挺拔,以小见大,举近知远,《几策》苦行经营,思想深刻。烦而不乱,肆而不流。

他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也是天下父亲的榜样!

令后世之文人争相自勉,后世之父亲纷纷效仿!

他就是北宋文学大家,思想家,政治家——苏洵!看小说,630book。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