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对身边的婆子说:&ldo;妈妈,让我别一别就来。&rdo;于是提着衣裙,几步小跑着来到赵姨娘住着的屋子,却见贾环也站在那里。
探春一手拉了一个,只是哭,说不出话来。贾环也抽抽嗒嗒的,半天说了句:&ldo;姐姐去吧,娘有我呢。&rdo;
探春又搂着贾环哭道:&ldo;你也好好的,不许出去跟人鬼混,别伤娘的心。&rdo;
贾环道:&ldo;姐姐放心吧。&rdo;
又有丫鬟婆子来催着探春该走了。探春心里再不舍也得走,便对着赵姨娘跪下深深的作了一拜。
慌得赵姨娘忙去拉她:&ldo;哎,你别跪别拜,我也受不起。快快起来去吧,别误了正事。&rdo;
探春硬下心肠来,再也不去看他们母子,头也不回的往大门走去。
赵姨娘望着女儿远去的身影,拉着贾环直直的跪下了。直到再也看不见女儿的身影。
站在船板上,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有几只洁白的鸟儿在水面上低低的飞着。探春站在那里,记起了她曾经开过的那个海棠诗社。也曾留下了不少的风流佳句,没想到也就散了。心中不免有些遗憾,要是园中的这些姐妹没有散去,说不定她的诗社还能再兴旺几年。
探春随口念道:&ldo;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rdo;宝玉走了出来将下半阕续上:&ldo;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总是明年春再会,隔年期。&rdo;又扭头对探春道:&ldo;三妹妹里面坐吧,这外面风大又冷。&rdo;
探春发出一声悲叹:&ldo;家乡路遥,转眼也是魂归梦里人了。&rdo;
第93章:紫鹃来了
不管是黛玉还是王妃,都不知道上元节那夜,水溶曾经向太后请过旨意要纳林黛玉之事,也不知道后来太后拒绝了这门亲事。
王府里的日子依旧,王妃住着她的怡园,守着她的小天地,每日吃斋念佛不问别事。黛玉则在栖霞院里住着,每日与敦慧说些书本上的事。再则功课不限多寡,没有硬性的任务,敦慧毕竟年纪尚小,贪玩,有时候坐不住。原本的几分热情也渐渐淡了,黛玉也不好多多约束。
昨日一整天敦慧也没上这边来,今天大半上午也没过来。黛玉则是接到了春柳送来的书信。黛玉展开一看,上面是一色的行糙,写得潇洒流畅,宛如行云流水一般。一口气读了下来,眉头微微轻锁。
雪雁上来说:&ldo;是王爷写的吗?&rdo;
黛玉问道:&ldo;你是如何知道的?&rdo;
雪雁抿嘴笑道:&ldo;猜的呀,想想谁会和姑娘写信呢,当然是王爷呢。好些天没见着他了。不知我说的是不是?&rdo;
黛玉没有答话,又将那封信看了一回,上面大致的内容是为那晚的唐突道歉来着。水溶待人向来真挚,身份虽然尊贵但为人却是极谦和的。她既然在这府里借居,就没有一直躲着的道理,这事得翻过去了。黛玉没有再往下想。
雪雁见那信封里有些鼓鼓的,便笑道:&ldo;里面一定还有好东西,我来看看是什么。&rdo;伸手往信封里一摸,取出一直玉兰花簪来,是当初惜月送来黛玉又让给退回去的东西。
雪雁道:&ldo;这支簪子也真好看,最难得是通体的白玉,如羊脂一般。姑娘瞧瞧,一定贵重极了。&rdo;含烟也上来看了一回:&ldo;当真是支好簪子,玉更好。这光泽看着多温润呀。&rdo;
黛玉在含烟的手中看了一眼,没有说话。心想若再让人退回去,不就是显得瞧不上他送的东西么。黛玉从来没有安过这样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