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明白了,与这种反复无常的人打交道是多么困难。&rdo;但他又急忙说,
他相信,下一次就不会这样了。&ldo;你知道,元首有时也会变得非常迷人。&rdo;许
士尼格暗想,恐怕不会有下一次了。
在贝格霍夫,希特勒又在进行另一个恫吓。他向将军们发出指示,在
尔后几天内,在德奥边境进行模拟入侵演习。进攻的威胁有希望诱使奥地利
总统米克拉斯批准这一协议。如果说许士尼格是在回味这一切,希特勒亦然。
&ldo;这个许士尼格的骨头比我预料的要硬些&rdo;,他在笔记本中写道,&ldo;凯特尔的
出现似乎怔住了他,但是我并不认为他的签字意味着屈服,必须特别小心谨
慎,不得让情绪再有所改变。他那些耶稣会的弟兄们是不堪信任的。&rdo;
(2)
要使协议获得同事们和米克拉斯总统的批准,许士尼格得整整花上三
天时间。这位总理回到维也纳时已是星期天了,而星期二下午即十五日协议
就要过期。他立即与米克拉斯磋商。总统同意特赦在押之纳粹,却强烈反对
委任赛斯‐英夸特为内政部长。&ldo;我可让他任其它职务&rdo;,他说,&ldo;决不能将
警察和军队交给他。&rdo;
在贝希特斯加登进行秘密会晤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奥地利之非官方
议会‐‐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全国出现了不安的情绪。内阁成员之间出现了
唇枪舌剑,一部分成员说,许士尼格应将希特勒在贝格霍夫玩弄的野蛮战术
公诸于世;另一部分人则称赞总理之小心谨慎。在希特勒的最后通牒到期前
24小时,由于众说依旧纷云,便在总统办公室内召开紧急会议。
出席此次会议者,除两名主角外,还有维也纳市长,国家银行总裁和
一位前总理。在将时局重温一遍后,许士尼格提出了三条解决办法:重新挑
选一位总理,这便可不承担在贝格霍夫许下的义务;在新总理领导下执行协
议;或者在许士尼格领导下执行协议。
由于从边境不断传来德军入侵的报告,室内充满了绝望的气氛,此后
的争论不仅激烈,且变得牛头不对马嘴。连最不可行的建议,包括将希特勒
的故乡布劳瑙割让给德国也提了出来。许士尼格确信,若拒绝接受希特勒要
求中的任何一点,希特勒就会入侵奥地利。米克拉斯终于在压力面前屈服,
勉强同意了总理的第三个建议:让许士尼格留任,接受贝希特斯加登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