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的纸片已足以使比利时人得悉入侵之事。这份情报被送往伦敦,在那里,
人们半信半疑。
例如,哈利法克斯告诉内阁说,&ldo;我非常怀疑,这份文件是否是真的。&rdo;
总参谋部同意此说,显然,这份文件是预先安排好的。他们沉醉在自己的攻
势中:一支远征军在挪威登陆。这个一举而成大功的想法,使新任海军大臣
非常感兴趣。即使上次大战中他曾有过类似的痛苦经历,那时,他据理办事,
直到内阁被争取过去,否决此举。
希特勒也准备夺取挪威。在此之前,他从未考虑采取这样的行动‐‐
毕竟,这些北欧人,如同在1914年那样,会守中立的‐‐直到他的盟友
斯大林入侵芬兰,打乱了他的算盘。希特勒害怕,这可能会给盟国以借口,
开进挪威,从北面包围德国。他批准对入侵挪威的可能性进行研究,但紧急
度极低。后来,2月底,令人吃惊的报告送上来了:英国人在斯堪的纳维亚
登陆迫在眉睫,这使希特勒成了入侵挪威的热烈的鼓吹者‐‐他担心,英国
若在挪威找到了落脚点,波罗的海便会被封死,他的潜艇便会全部被困。同
样可怕的是经济威胁。
德国使用的铁矿,半数以上来自挪威和瑞典;铁矿供应就此告终,他
的战争经济便告吹。因此,希特勒便于1940年3月1日下令同时占领丹
麦和挪威。这要有&ldo;和平占领的性质,目的在于用武力保护北欧各国的中立&rdo;,
但是,任何抵抗均&ldo;会被可能的手段&rdo;击溃。
时间这个因素令希特勒异常关切。两天后,他便决定‐‐&ldo;在战争史
上最大胆,最重要的决定&rdo;‐‐在入侵西方之前发动进攻。进攻将于3月1
5日开始。
与此同时,他还设法支撑与他的两个盟国正在恶化的关系,特别是与
俄国的关系,因为它已进入了令人不安的阶段。
在征服波兰不久,两国便开始就贸易协定一事,展开谈判。德国派了
个37人的经济代表团出访莫斯科;苏联派了个更大的代表团回访柏林‐‐
苏联代表团带了个采购机器和军用物资的货单,价值15亿马克。德国人目
瞪口呆,因为苏联人所需的机械和军备,大都是他们战争生产所必须的。结
果双方展开了一场凶狠而长时间的角逐,最后由斯大林本人将之推上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