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闻言举目望着成泰,起身摘下随身佩剑,点头道:&ldo;你去吧,这柄佩剑朕赠予你,算是朕与你同上战场并肩作战!&rdo;
侍立在旁边的韩焕正准备上前接过佩剑交给成泰,却被张启轻轻挡开,就在韩焕微微一呆的时候,已经大步走下御榻,来到成泰面前,亲手将佩剑递给成泰,这才微微笑道:&ldo;乱世之秋,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时候,朕静待将军凯旋!&rdo;
成泰没想到张启竟在如此众目睽睽之下,亲自赐剑给自己,一时大为感动,只觉一股心酸之气直冲心头,忙勉强道:&ldo;成泰一定不负圣望!&rdo;
张启这时也不觉大为感慨,原以为平定了项羽,将刘邦压制的没有喘息的机会,大秦应当暂时有一段安静的建设时期,也好为日后恢复国力打好基础,却没料到被匈奴所乘,落到这种异常艰难的局面中,心情不觉有些沉重。
听成泰这么说,心中不觉苦笑一声,反身回到御榻上重新坐下,这才点头道:&ldo;粮草方面,便有丞相全力去办,尽快筹措……&rdo;
说到这里,忽然看到冯去疾脸色不好,想到冯去疾终究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又历经忧患,如今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可想其身体必定难以承受。不由担心地道:&ldo;近来事情繁忙,丞相身体若是劳累,还是暂时先回去休息吧!&rdo;
冯去疾勉强挣扎着躬身道:&ldo;陛下如此挂念,微臣感激不尽,只是眼下正是大秦岌岌可危之时,微臣增能不顾陛下,不顾社稷而安心养病呢?&rdo;
张启点了点头,正要命御医进殿为冯去疾好好检查一下身体,只听一名内侍小心地在大殿门口禀奏道:&ldo;陛下,萧何有要事求见陛下!&rdo;
张启这时正在为没有看到萧何而大感疑惑,听到萧何此刻才匆匆赶来,不禁皱眉道:&ldo;命他进来!&rdo;
片刻,萧何那熟悉的身影自殿外从容走来,看到张启急忙急赶几步,来到御下,从容行过大礼,这才向张启拱手道:&ldo;陛下,萧何已经筹措粮草七十万石,加上内府调拨的二十万石,总算勉强凑齐了一百万石,总算可供大军数月之费,到时候巴蜀和江南的粮草已经成熟,困扰我大秦的粮草总算顺利解决了!&rdo;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原本死寂的大殿登时沸腾起来,大家都知道,眼下困扰秦军最严重的就是粮草问题,若是这个解决了,无疑是解决了眼下最重要的问题。
张启不觉吃惊地道:&ldo;这七十万石粮草你是从何筹措的?&rdo;
萧何正色郑重地躬身道:&ldo;微臣为筹措粮草,特意向天下富户广为征集,并许诺来年加利半成,连本带利一并偿还。要知巴蜀之地多有铜矿,这些矿主俱是大富之家,又因天下战乱不断,这些人往往大量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微臣诱之以利,动之以名,名利双收的事情,对于他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rdo;
他话音刚落,张启正要询问,便听左林讶然道:&ldo;廷尉莫非替朝廷对这些商贾做出了什么承诺?你好大的胆子,竟不向陛下和三公请示,如此权力,竟是自比皇帝了?&rdo;
这样的罪名令在场之人都同时变色,情不自禁地纷纷举目向张启望来,在殿外值守的禁卫也开始在殿门外候命,等着张启的命令。
张启看了一眼脸上闪过一丝喜色的左林,又看到跪在地上,神色如常的萧何,筹措粮草擅自以政府的名义承诺,的确不妥,不过还问清楚详情才能处置。
思忖之间,不觉冷冷地点头道:&ldo;萧何你先把事情说清楚。&rdo;
萧何闻言,恭谨地道:&ldo;微臣给商贾们以半成利润,又承诺,来年他们会得到官府在赋税上的减免。擅自减免赋税,萧何自然甘愿领罪,只是希望陛下不要废黜这点承诺。&rdo;
张启闻言发觉这样的办法,竟与后世的国家贷款不谋而合,先进之处竟是直逼后世的现代文明,不觉大笑道:&ldo;好办法!好办法!朕该重赏你才对!&rdo;
萧何见机会成熟,立刻上前道:&ldo;陛下,此计并非萧何所出,而是狱中的张良所出,若陛下奖赏微臣,其实应奖赏张良才对!&rdo;
第五卷金戈铁马第六章萧何举相
张启这才想起被自己关在咸阳狱中的张良,这些日子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巨大的压力下,张启早已将张良忘在了脑后。
不禁向萧何点头道:&ldo;这个办法果真是张良想出来的?&rdo;
萧何闻言急忙肃容道:&ldo;微臣一直仰慕张子房之才华,又知陛下一向看重人才,所以时常前往狱中探望。&rdo;
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没有做任何表示的张启,心中一虚,硬着头皮继续道:&ldo;今日微臣听说张子房身体不好,因担心当日韩非公子一事再次上演,所以匆忙赶去探望,想不到张子房虽在狱中抱病却依旧心系天下,得知陛下为粮草所困,特献次计只求陛下能赦免其当日年轻无知所做错事。&rdo;
说毕,郑重地跪在地上,叩行大礼道:&ldo;陛下,天下能出此奇计者寥寥无几,若就此困死狱中岂非莫大的损失?若陛下念念不忘当日之仇,天下有才华者都将远遁于山水之间,不为我大秦所用,若陛下能效法先贤,不拘一格招揽人才,我大秦必将称绝于天下!&rdo;
他话音刚落,便听左林不屑地道:&ldo;陛下,张良虽然有才,但是当日行刺先皇实在是令人发指,此人一直心怀叵测若是放了,便是放虎归山,大大不利于我大秦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