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高衙内新传免费阅读 > 第881章(第1页)

第881章(第1页)

童贯便出言告辞,免得在这里惹眼,梁师成大概已经和他商量的差不多了,也不挽留,只拱手相送。高强自然也跟着拱手,童贯却向他道:&ldo;来日某家中设宴,请西北几位故人,令尊和种承旨都在其中,高相公其有意乎?&rdo;

高强连忙答应了,说道明日必到。童贯这便去了。

剩下梁师成和高强两人,有这厚礼开道,高强便单刀直入了:&ldo;梁世叔,实不相瞒,小侄此番来见世叔,有一事相求。便是如今蔡公相还朝,倘若再度秉政,小侄恐怕己身不保。皆因如今朝中宰执,右相、左丞都是出自公相门下,再加上小侄,若是公相秉政,必定有言者论列我等擅政,到那时小侄根基最浅,势必首当其冲。还望世叔救我!&rdo;说着作势要跪。

梁师成拉了他起来,叹道:&ldo;莫说是你,如今眼见蔡京要回京,朝中哪个不自危?贤侄与蔡京有姻娅之亲,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无亲之人?适才童节帅到此,与为叔说及此事,也深以为忧哩!&rdo;

高强心中大喜,面上却讶道:&ldo;蔡公相自来与中贵人相善,常说貂铛相辅相成,世叔为何如此?&rdo;所谓中贵人也就是大宦官了,至于貂铛,貂是指宰相,因为宰相的帽子上有貂尾,称作相貂,而铛即是宦官腰间佩带的玉铛,因此宦官的头儿便叫做铛头。明时宦官擅权,于是铛头这个词便大为后世所知,不过大多人不明来历,还道是东西厂的专用称呼。

梁师成冷笑道:&ldo;蔡公相为人险刻,用时对人如珠似宝,其实哪里有过真心?贤侄,你须谨记,自来我等近臣便是外朝文官们地眼中钉,彼等既要用我,又须忌我。倘若他权势滔天,再也用不着咱们,那时便看得见彼辈的真面目了!&rdo;

高强听了这话,心道我计售矣!

第二十六章

梁师成所说的话,其实代表了当时很大一批人对蔡京的心理。蔡京侍从前朝,三朝元老,文采治道皆有可观,而为人又精于谋略,对付政敌心狠手辣,官场上几乎是所向无敌的巨人,周围的臣僚对于他实际上是又恨又怕,也带着几分佩服。须知他既不是皇室的亲故,也不是天子门生,能达到现在的这个高度,几乎全是蔡京自己在政坛上几十年拼杀得来的,倘若不计后来北宋灭亡归咎于他,此人的平生经历大可编成一部类似大长今的励志大片,也难怪当时许多士子都以蔡京为目标了。

如果有的选择,这些亲贵大臣当然不希望蔡京重新出山,须知权力这东西不像天地所产,只要你播种耕耘就有收获,那是要看谁的意志更能得到执行,蔡京倘若权重,就意味着许多人都得仰赖他的鼻息生存,权力的结构就得重新整合。适才高强所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蔡京入京秉政,象高强和梁士杰这类当政大臣很有可能要因为避嫌和权力重新分配而下台。当然了,这是在蔡京没有使出类似&ldo;总领三省&rdo;这类划分权力的妙着,以安抚各方大员的前提之下。

梁师成与高家的关系,自然比和蔡京那里要亲近的多,加之高强上位前后,三不五时就给他送上厚礼,明堂造作这件事更是让他升官又发财,赚的盘满钵满,如今在内侍省已经稳稳压过杨戬一头。所谓饮水不忘挖井人,内臣想要有所成就,不和外臣交结如何办得到?

因此听高强说的可怜,梁师成便决意助他。待听高强将个中打算条分缕析地说出来,梁师成始则惊愕,继而大笑:&ldo;贤侄啊,你当真是天纵之才,如此布局直是天衣无缝,既可令今上打消蔡京重新辅政之念。又可趁机削除杨戬这厮,真亏你如何想的出来!&rdo;

杨戬和梁师成同领内侍省,彼此间别苗头不是一天了,高强正是鉴于梁师成的这种心理,才请他从宫中设法造势。

见梁师成答应的爽快,高强已知此事必成,大喜拜谢,随又问道:&ldo;适才曾见童节度来与世叔商议。可也是为了这蔡公相入京之事?&rdo;

梁师成斜了他一眼,拿手指戳了戳高强的肩窝,道:&ldo;你莫要见了童贯与我商议,便当他也与我一般。须知那童贯与蔡家有亲,他那如夫人徐氏,便是蔡京夫人之侄女,这徐氏闻说甚得童贯欢心,又对蔡家用心甚深,不可等闲视之。&rdo;

高强心说原来是这事,悄声道:&ldo;世叔。你有所不知。小侄在东南杭州布有耳目,曾探听得这徐氏与蔡京夫人本非亲眷,乃是买来的乐户人家女子。特意送与童贯为妻的。这还罢了,此女嫁了童贯之后,房中不能人道,常与我那丈人私通……&rdo;

梁师成接口道:&ldo;还生了一个儿子,叫做童师文,对否?&rdo;

高强大惊,心说大太监果然不是白当的,打听起八卦来那叫一个厉害。忙虚心求教,梁师成一副恨铁不成钢:&ldo;贤侄啊,你须知。当日崇宁初蔡京从杭州起用,便是童贯从中为之,你道童贯为何要为蔡京起用如此不遗余力?童贯为人有大志,岂在于区区房中之事?&rdo;

高强(炫)恍(书)然(网)道:&ldo;童贯志在开边,建立不世功勋,恐怕宰执大臣不得其人,军用和国策都时生反复,因此才一力襄助蔡京上台,俩人之间正是各得其用。&rdo;从崇宁间童贯和王厚率大军收复河澶青唐之役来看。蔡京在中枢运粮馈饷,始终赞襄其役,功不可没。要知道大宋以文人治国,又没有后世这样民族国家地意识,因此从来都是算经济帐,道德帐多,算政治帐的少,象什么&ldo;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rdo;这类喊起来很爽,作起来却要付出极大代价的事情,大宋的文官们基本上都是当作笑话来看的,边臣倘若要有所作为,立时就有无数人上书,一顶开边生事的帽子扣上去,不死也叫你脱层皮。因此蔡京这样的宰臣对于志在开边的童贯来说,正是不可或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