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高衙内新传免费全文阅读 > 第968章(第1页)

第968章(第1页)

高强皱着眉头听完,心里实在是没底,渤海和汉人姑且不论,从历史上金兵进入中原以后的表现看来,这些劫掠成性的民族并不擅长种田赚钱,短短二十年间,那些入主中原的猛安谋克便将当初力战所得的田产财帛尽数挥霍一空,以至于到了金世宗大定年间,女真平民的生活便陷于极度困苦之中。而如果按照陈规的法子去办,即便能安堵渤海和汉人,亦难以拉拢那些人口众多、又较为开化的系辽籍女真人,最终还是会使得这些人投向他们那些更为亲近的生女真同胞们。

&ldo;元则,当日我遣兵出辽东,便是为了与女真争夺人口,限制其壮大,今若用屯田之法,却好似于此并无大用,元则何以解我此惑?&rdo;

陈规笑道:&ldo;相公这可差了,要限制女真壮大,这是不错,只是那辽东诸族亦是生人,亦骑得马,开得弓,倘若我不存恤,一旦被女真裹胁,则良善者亦转为横暴矣,相公经制梁山寇,当知其就里,何以见不及此?若能诸族安堵,则一旦女真来攻,诸族势必力战守土,我因其情而用之,女真虽勇,亦何所拒哉?&rdo;

高强一怔,这才转过弯来:既然是要和女真争夺资源,压缩其扩张空间,那么就应该将眼光放到整个辽东、乃至于整个北疆,岂可仅仅自限于系辽女真?当即欣然接纳,转道:&ldo;赵兄,你生长燕云,以为元则此议何如?&rdo;

赵良嗣在一旁听了,心中亦有计较,见高强问时,也不推脱,便向陈规道:&ldo;元则此见亦是高明,只是某听得元则言下之意,既然要以屯田安集辽东诸族,又要用彼之力以拒女真,则这屯田之事势必要经由我大宋官吏之手而行,然则这赋税当如何办集?须知辽国自来轻徭薄赋,与中原不同,百姓习之已久,若是悉依宋制分派,恐怕众心不服。&rdo;他这话说得算是婉转,意思就是大宋税率太高,辽国百姓是不能接受的。

陈规究竟是宋人,读了许多圣人经典,却不大了解塞外的民情风俗,赵良嗣这个问题却是他没有细想过的,不禁捻须沉思。

宗泽在一旁听了许久,双眼一直半开半合,好似闭目养神一般,这时却忽地睁开,向赵良嗣道:&ldo;赵承旨所虑甚是,只是老夫心中有一疑问,那辽国徭役轻省,乃因塞外田土贫瘠,游牧难以积累资财,欲征无从之故,历代如匈奴、突厥都无赋役之法,亦是由此。只是契丹得我燕云十六州之地,其地皆汉人,亦是农桑耕织为业,是否也是一般儿轻徭薄赋?&rdo;

赵良嗣与宗泽共事了这些时,素来敬他言不轻发,发则有中,此时见宗泽问起,不敢怠慢,忙道:&ldo;宗大夫此言切中肯綮,契丹治下,惟有燕云十六州赋役最重,几数倍于其余诸道,便是因为此地田土肥沃,富饶甲于北地,其中又以汉民赋役最重。&rdo;

宗泽道:&ldo;这便是了!辽国治民,尚可分别,何独我大宋不可?今塞外诸族,若用屯田之法,可与之相约,便依辽地之田赋最低者,以此为约,与田土相连,永世不易,凡事皆以安集辽东百姓为先,不必定须用我大宋之法,更有何虑?辽东变乱者,徒因百姓无由生计尔,若能使其力耕为生,谁人甘愿颠沛流离,亡命掳掠,曾不畏战阵艰危乎?&rdo;

高强听了,心中好似打过一道闪电,顿时亮了一片:一国两制?了不起啊,宗爷爷!

第二章

国两制,在现代人听来早已是家常便饭,以至于大多意识到这个政治策略中所包含的绝大智慧和魄力,在意识形态仍旧僵化的时代能提出这样的类似于&ldo;脑筋急转弯&rdo;的理念,并且能最终实现,那是何等的政治家层次?

而高强现在所处的又是怎样的时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几句话从几千年前就深深刻在华夏的政治血统中,一统江山从来都是所有当政者不二的政治追求,就连历史上出身女真族的金海陵王完颜亮,都能吟出&ldo;万里车书已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rdo;这样的诗句来,更遑论一生浸淫于儒家经典的宗泽了!这位宗爷爷的脑子里,怎么就能蹦出这样的念头来呢?

有同样疑问的不止高强一人,陈规便莫名惊诧:&ldo;宗承旨何出此言?若以屯田权谋计则可,与之约为永业则非,若是政令不能整齐,如何称得上是大宋子民?倘若我等出兵辽东,费了偌大心力,到头来只得一群化外之民,岂非愧煞?&rdo;

宗泽微笑,摇头:&ldo;昔姜望治齐,五月而返报,周公旦问何其速也?太公对曰,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其后,周公之子伯禽封鲁,三年而后返报,周公旦问何其缓也?对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而后除之,故迟。周公闻言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为政平易近民,民其归之。&rdo;

这一段古文拽下来,陈规和赵良嗣都是(炫)恍(书)然(网)大悟。正要赞叹。转眼看见一旁高强臭脸一张,陈规和他也是熟稔了,知道衙内尽有许多才能。惟独这古文经典上不大来得,尤其对于儒家最喜欢的引经据典深恶痛绝,忙笑道:&ldo;相公敢是尚未明了宗承旨之意?此典出于史记,说的是为政之道,在于因俗导民,近民为先。宗承旨用此典,说地是施政之要,须得体察民情,不可固持我见。用在这辽东事上,便是须得体谅辽民习于辽政已久,先务安集其人,以收其心,而后因势而用之。方是守牧之道。&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