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大王,我们马上回营吧,此处太危险不宜久留,我们回去再详细商议具体打法。&rdo;常遇秋担心朱元璋的人身安全,建议马上回营。
三人回到大营,立刻研究怎么要对付蔡佑,直到深夜才决定了战斗方案。
第二日,常遇秋派兵从山坡上悄悄迂回下去,全部俘虏了正在取水的敌军,然后全部押回大营,并继续派兵埋伏在水源附近,下午,敌军估计是不见取水的军兵回城,便派人来寻找,正好被埋伏的常飞龙的手下抓获,二话没说将这些人也押回了大营。
泰州城的蔡佑听说负责运水的军兵一个也没有回来,他预感到这些军兵已经遭到朱元璋的攻击,他就怕被西吴人马发现泰州城缺水这个软肋,可还是怕什么来什么,朱元璋之流台不好对付了,幸亏他早就派人准备好了几十口大缸用来蓄水,可是现在这些虽也只够维持两天的,这可怎么办?总不能眼看着这几万人马渴死吧?蔡佑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此仗俨然就是一场水源争夺战,必须继续派遣军兵去抢水,所以他又接而连三地派出了几支队伍去抢水,并且派人趁着黑夜也出动取水,但是常遇秋命令常飞龙就一直埋伏在水源附近,不必撤回,他派人将饭食送到了阵地上,所以常飞龙几天下来抓获了许多来抢水的敌军。
蔡佑派出的军兵不仅没有取回多少水来,反而大部分被朱元璋的军兵捉了去。蔡佑急得在地上直转圈儿,心想看来我只能亲自出马占领水源,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次日,蔡佑留一部分人马镇守城池,他则率领两万人马直奔清河水源,他一路上小心谨慎,生怕冲进了敌军的伏击圈,可是他一路上没有遭到任何伏兵的袭击,非常顺利地占领了水源,并留下五千军兵依托有力的地形加强了戒备保卫水源,自己则率领其余军兵押送装满水的水车回奔泰州城,可是朱元璋命令徐达和常遇秋截断了蔡佑的归路,蔡佑干瞪眼回不了泰州城,他的军队在城墙上打仗的时候,个个威风凛凛,但是同时和敌军站得一样高时,个个都是脓包,蔡佑企图率军冲开一道缺口,逃回泰州城,可是被徐达和常遇秋的军队死死地堵在了外面,而朱元璋则亲自率领五万军兵攻城,朱元璋亲自督战,军兵个个奋勇向前,而泰州城中的军兵因为没有了主将,防守也变得非常混乱不堪,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不到半天的功夫朱元璋就拿下了这一块最难啃的骨头--泰州城。
蔡佑眼睁睁看着泰州城失守而无能为力,都怪自己一时冲动率领军兵出城抢水,如今战又战不过,只好率领军兵撤到高邮城中去了。
朱元璋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命令军队在泰州城中稍事休整,三日后命令徐达和常遇秋分两路向高邮和淮安进军。
正文第四十三章兵发湖州
(更新时间:2007-6-1219:37:00 本章字数:4402)
徐达率领三万大军向淮安进发,常遇秋率领三万大军进攻高邮,朱元璋则统领剩余的三万大军准备随时接应,如果哪路人马遇到麻烦马上增援。
常遇秋和自己几位弟兄率领人马来到了高邮城下,此时,高邮城的主将彭勃在蔡佑的极力劝说下,高悬免战牌,拒不出战。常遇秋命令军队强行攻城,但是收效甚微。
高邮城可不像泰州城缺水,这里是水源充足,常遇秋这次又碰了一个硬钉子,无奈只好召集自己的几位兄弟商议对策。
&ldo;我看这高邮城比泰州还难打,而且蔡佑的人马也全都撤到了这里,早知道这样,我们还不如去攻打淮安。&rdo;韩冲见难以取胜,在一旁发着牢骚。
&ldo;胡说八道,打哪里不是打?真要有本事,现在就是进攻元大都也能拿下来。打仗不能一遇到困难就发牢骚,你发发牢骚能拿下这高邮城吗?&rdo;常遇秋训斥着韩冲。
&ldo;你真是的,就不能少说一句废话。&rdo;吴方数落着韩冲。
韩冲看吴方也说他不对,他生气地说:&ldo;是,我不该发牢骚,那你说说该怎么办?&rdo;
一句话把吴方也问住了,他确实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杨勇说道:&ldo;二哥,此地的水源充足,到处都有泉眼,可见地下有丰富的水资源,我们在扎营的时候,轻轻几下子根本不用费尽就能挖很深的坑,我想不要浪费了这片松软的土地。&rdo;
韩冲说着说着不说了,他以为没有人听他的呢,常遇秋看杨勇不说了,对他说道:&ldo;啊,然后呢,接着说下去。&rdo;
&ldo;我还以为你们没听呢。&rdo;杨勇笑笑,接着说,&ldo;我们不是有土字军吗?虽然现在解散了,但是这项技术我们没有失传啊,如果将地道挖至城内,我们从地道进城,城内的守军还不吓死啊?&rdo;
&ldo;嗯,好办法!&rdo;杜文亮说道,&ldo;兄弟们现在都学会利用地形地貌了啊。&rdo;
&ldo;那就这么办!今晚杨勇你就组织会挖地道的军兵开始挖掘,你估计什么时候能挖通?&rdo;
&ldo;最迟到明天下午就可挖至城内的街道下面。&rdo;
&ldo;好,我等你好消息。&rdo;
果然,杨勇在第二天下午来向常遇秋禀报大功告成,在西面城墙下面挖通了两条地道,可以发动进攻了。
&ldo;好兄弟,干的好。&rdo;常遇秋大喜,命令道&ldo;常飞龙、周名、杨勇、李四海、韩冲你们几个晚上带人悄悄摸进城去,待我连发三支响箭,你们就从城内先南门外杀。&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