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真实性 > 第42章(第1页)

第42章(第1页)

驿馆里只剩下曾国藩一个人,他便把简阳发生的夷案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曾国藩在最后写道:&ldo;与夷人交涉最难持平,只能相机决断而已,别无他法。&rdo;顿了顿,他又写道:&ldo;夷人仗持船坚炮利,从无道理可讲。我大清文化发达,文明久远,地广人众,如何就落后耶?深以为怪哉!&rdo;

他这时还没有看到魏源等人介绍的西方著作,所以找不出答案。

转天,赵楫等一行十几人姗姗而来。他们因为是明正言顺的公差而来,所以都穿着官服。为造声势,赵楫的轿前还特意竖了面钦命四川典试的旗帜,好不招摇!

张殿元又是一阵忙碌。

到了驿馆,赵楫先给曾国藩施礼道乏,然后曾国藩再向官阶比自己大的赵楫施礼问安。不仅张知府觉着奇怪,连坐陪的及同来的大小官员都很疑惑:着五品官服的曾国藩是这次乡试的正主考官,着四品官服的赵楫反倒是副主考官,万岁爷这是怎么了?

当天,知府衙门禀告乡试正、副主考官已到的公文,由驿站发往省城的巡抚衙门。

第二天,知府衙门派了一百名亲兵,又为五位考官各备了一顶黄缎轿‐‐代表皇命的意思,前面排了仪仗,加了开道锣回避牌,旗也打得耀眼。

五顶黄轿浩浩荡荡地向成都进发。

一行人逢州过县,都有地方官员跪接跪送,食宿也安排得尽善尽美,让人一丝毛病也挑不出。沿途百姓都涌上街头,厮挤着看皇上差来的主考大人,一路的啧啧叹羡声。

一进成都,更让人感觉出乡试的重要来:四川总督宝兴宝大人,一早便带着巡抚、学政、布政使、按察使、各道及首府首县等上百名大大小小的官员,光绿呢蓝呢的轿子,就排了长长一里地。又是焚香又是放炮,给死气沉沉的成都加了点亮色。成都的百姓相拥着看,主要街道都站满了人。

四川总督宝兴亲自来接乡试主考官,这让曾国藩、赵楫多少有点感激,从中也看出蜀人对这次乡试的重视程度。

宝兴是由京师兵部骁骑参领的任上调到四川做总督的。骁骑参领是正三品武官,总督则是正二品大员。虽然四川和山东一样是简省,简就是小省,但总督的俸禄却一丝也不比其他的省份短,年末光养廉银就达一万两之多。宝兴其人也确是旗人中较有魄力和胆识的人,到四川刚满一年,便因政绩突出,得到穆彰阿力荐,被升授了个挂名的协办大学士,成了从一品大员。曾国藩离京前,穆彰阿特意把曾国藩叫到府里,对宝兴大加赞扬了一番;而对四川巡抚黄忠却只字未提。这就暗示曾国藩,宝兴属于穆党体系。

曾国藩一落轿,宝兴就带人问皇上安,然后是对拜,接着是鼓乐齐鸣,直闹到接官厅。进了大厅,由赵楫宣读圣旨,宝兴又是一阵跪拜,这才按品级落座。曾国藩、赵楫及几名考官因为是皇差,自然坐上首,以下依次为:宝兴、黄忠、肃顺、台庄坐在一处,布政使、按察使及道台府州县们坐在一处。接官厅空前地热闹。

闲聊了一会儿,宝兴便悄悄拉了一下曾国藩的手,用嘴努了努后面,两个人就一起进了接官厅的后堂。

献茶毕,戈什哈退出,宝兴这才道:&ldo;翰林公没进成都,穆中堂的信就已到了。

中堂大人对曾翰林的学识人品赞誉备至,今日一见,果然与中堂大人信上说得一模一样。‐‐听京里来的人说,翰林公在洛阳被英桂诬谄,多亏圣上英明,本部堂真为翰林公捏一把汗呢!&rdo;

曾国藩道:&ldo;多谢宝大人挂怀。下官入蜀前,曾到穆中堂府邸向恩师辞行,中堂大人对宝大人也是赞不绝口,下官那时就想,皇上让宝大人坐镇蜀中,真乃川民之幸也!&rdo;

&ldo;言重了,言重了!&rdo;宝兴一边受用奉承话,一边笑道,&ldo;以后还望翰林公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rdo;

曾国藩则话锋一转,问:&ldo;四川乡试定的考期是九月初九日,现在已临近考期,不知考棚是否完备?乡试能否如期进行?&rdo;

第25节四川乡试如期举行

宝兴知道曾国藩不愿谈私事,遂道:&ldo;请主考大人放心,九月九日四川大考定能如期举行。现在成都各会馆,已住进一千名秀才了,预计今年参加考试的人数绝不会少于三千名。&rdo;

&ldo;哦!&rdo;曾国藩也高兴起来:&ldo;这么多士子,比湖南多一倍呢,天府之国人杰地灵,果然名不虚传!&rdo;

宝兴道:&ldo;本部堂特意在府邸给曾翰林收拾了间客房,虽不典雅,倒也还干净,一会儿就让戈什哈把行李搬过去吧。本部堂请教起来也方便。&rdo;

曾国藩忙道:&ldo;不敢劳动宝大人,接官厅就蛮好。&rdo;

宝兴正色道:&ldo;翰林公可不要错怪了本部堂,这可是穆中堂信中特意关照的,说翰林公皮癣未愈,最受不得潮湿,加之又在洛阳大牢里关了十几天,我怕主考大人这场二十几天的乡试挺不下来呢,误了皇家的事,本部堂可担当不起啊!&rdo;

曾国藩想了想:&ldo;下官还是住这里吧,乡试主考官不住接官厅,却住进总督府,这要传出去,有碍大人官声啊!‐‐动问宝大人,蜀中可有好郎中?‐‐说起这身皮癣,不怕大人笑话,倒真把下官害苦了,尤其是春夏交替、夏秋交替时节,几乎无一日不发作。在京师时,门房天天给下官挠背,几乎成了日课,直到挠出血,才感觉舒畅一些。&rdo;说到这,曾国藩重重地叹一口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