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真实性 > 第129章(第1页)

第129章(第1页)

折子的最后又写道:&ldo;臣查巡抚和春最善治军,做地方巡抚实属小用。当此匪乱之秋,似此能员该授兵权阵前对仗为上。&rdo;至于授提督还是总兵,曾国藩就不敢往下写了。相信皇上阅了折子以后,对曾国藩的一番良苦用心是该知道的。

他写完正折,意犹未尽,又提笔写了个夹单:臣查东平县为山东大县,历由从六品官员任知县,李延申为正四品道员衔,按职衔当授知府。结尾先署上文庆的名字,再写自己的名字。联名启奏,分量重些。

早饭前,他即将折子和夹单拜发。

这一天的早饭他吃得格外香甜。

圣旨终于到达了。

旨曰:照查赈大臣文庆与曾国藩所请,叶子颂暂缓行刑。

文庆长出一口气道:&ldo;涤生,这叶子颂还真让你给保下来了!‐‐这&lso;暂缓&rso;二字分明就是赦字牌。‐‐可是,虽然请到了赦字牌,这以后该怎么着呢?总不能就这么干耗着吧?&rdo;

曾国藩神秘地一笑道:&ldo;十天以后,自见分晓。‐‐明天我就去汶上继续办差。

下官推断,皇上还会有旨。咱只要圣旨下前赶回来就行。&rdo;

文庆一愣:&ldo;怎么,还有圣旨?&rdo;

曾国藩想了想道:&ldo;照常理推断,不能就下这一道吧?&rdo;

文庆狐疑地望曾国藩一眼,没有言语。

第二天,两个人各带人马分路而去。

和春托病,只让布政使、按察使来行辕依老例送行。

在济宁,曾国藩虽也发现了几笔糊涂账,但数额不大,曾国藩只是申饬几句,就赶往曹州府。

曹州府的知府黄亮是个老知府,已有近二十年的府龄,素有清名,官声一直不错。黄亮尤爱古董,专攻考据,海内有名。但他于这方面的学问还赛不过他的儿子黄以州。黄以州,字元同,举人出身,在浙江为官,曾采集汉唐以来关于礼制的解说,陆续编撰《礼书通故》,已有三十几篇文章刊刻行世。父子同朝不同省为官又都有考据癖,这在大清尚无二例。曾国藩对黄氏父子是早就闻其名的,黄以州的文章他还收集了一些。尤其陆续刊刻的《礼书通故》一书,对改进大清的礼制,确有帮助。

第74节文天祥的字

曹州府城南的将军庙紧挨着官道,而这条道又是进入曹州府的惟一通道。曾国藩见那将军庙虽比较萧条冷清,但看那建筑,却是唐朝的风格,就决定在此歇上一歇,看一看这庙。

李保、刘横一见大人在此落轿就知道大人要参观破庙了,于是就赶忙前面带路。

曾国藩踏着这残破的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边走边感叹大自然的灾难给人类造成的败象。

将军庙一般供奉的都是汉将军张飞。现在,张飞已渐被冷落,人们都在为活命忙碌,神和命比起来,人先选择的还是后者。

大门没有上锁,显然是座空庙。李保抢先一步推开门,曾国藩慢慢地踱进去。

一走进庙中,最先映入曾国藩眼帘的不是张飞将军,而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老者对来人浑然不觉,正在张飞将军像旁边的一大块石碑上拓字。

他先用笔在一个字的周围涂上淡淡的一层墨,然后再覆上一张草纸,用一个白不白灰不灰的棉花球一点一点地压实,揭下来用嘴吹了吹,放到一边。接着,再这样地拓第二个字,很有耐性。

曾国藩细看那碑文,题目是:《曹州将军庙记》。全文约五百余字,字体遒劲,似曾相识;一看落款,才恍然大悟,却原来是宋丞相文天祥的手笔。

文天祥为将军庙作庙记,在曾国藩还是第一次见到。但从词句到用笔,细细揣摩,应该是出自文丞相之手无疑。

这时,刚刚拓了十几个字的老者,忽然停下手来,把已经干了的拓纸一张一张地放到一起,没有干的拓纸,便用嘴小心地吹干,然后便把纸笔墨都收到一个口袋里,分明是要走了。

曾国藩忽然间有些尴尬,仿佛是自己破坏了这气氛。

他向老者抱歉地拱一拱手道:&ldo;敢是在下惊了老人家的驾?‐‐在下这就走,老人家忙吧。‐‐文丞相的庙记,着实不错!&rdo;

老者背起大口袋,哈哈大笑道:&ldo;大人身着九蟒五爪官服,锦鸡补服,起花珊瑚红顶戴,不是大人惊了老夫的驾,是老夫撞了大人的驾了!&rdo;

曾国藩忙道:&ldo;在下只是路过而已,老人家大可不必在意。&rdo;

老者道:&ldo;逢古迹而入又专注前人遗迹,不用问,一定是山东的查赈大臣、文名满天下的曾大人了!可惜,老夫不是与大人见于府衙大堂,而是逢于破庙之中。

‐‐老夫只好先行一步了!‐‐也好迎接大人于衙前。&rdo;说着,夺门欲走。曾国藩忙道

:&ldo;难道老人家就是名满天下的黄亮黄太尊?&rdo;

老者笑道:&ldo;不是黄亮,避你作甚!&rdo;

曾国藩确定眼前的老者就是黄亮,就趋前一步道:&ldo;晚生见过老前辈。&rdo;

黄亮急忙道:&ldo;大人快不要如此谦恭。黄亮未穿官服,无法同大人见礼。&rdo;

曾国藩笑道:&ldo;黄明府明知本部堂要来曹州,原该在衙门屈候才是。&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