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豆瓣 > 第25章(第1页)

第25章(第1页)

通过&ldo;部费&rdo;这种极端案例,我们可以知道中央、地方之间,存在着一种合作与竞争共存、公务与私情并济的微妙关系,并由此想见日常办公各项事宜,无不暗蕴风波和机险。军费报销等事,可以公然索取部费,保举人才、奏减地税等事,部吏不便于借事生财,那么,就会借机生事,在制度条文间上下其手,时刻对外官晓以颜色,示以趋向。秉公办事尚不免于被矫驳,倘有实在把柄被胥吏掌握,情形必更加危险;王公亲贵尚不免于被敲诈,倘身份地位远不及此,情形必更加难堪。很多地方上、军营中习以为常的措施,本未能尽符各部则例,规避之法,无非多做少说,略不与闻。作奏之人如何取舍,如何叙述,以求避开风险,便是极高深的学问。对于曾国荃这样的新手来说,在未掌握心法之前,少说话,少奏事,才是最安全的自保之术。所以,曾国藩教给他的第一招就是:&ldo;非有要紧事件,不必专衔另奏&rdo;。

不会说话,固然少说为妙,但总有许多&ldo;不得不说的故事&rdo;,令人不能噤口。那么,通过训练,尽早掌握表达技巧,就是新任大员的当务之急。曾国藩给他拟定了一个教程:

&ldo;眼界不必太高,自谦不必太甚。目下外间咨来之摺,惟浙、沪、湘三处较优,左(宗棠)、李(鸿章)、郭(嵩焘)本素称好手也。此外如官(文)、骆(秉章)、沈(葆桢)、严(树森)、僧(格林沁)、吴(棠)、都(兴阿)、冯(子材)之摺,弟稍一留心即优为之。以后凡有咨送摺稿到弟处者,弟皆视如学生之文,圈点批抹,每摺看二次,一次看其办事之主意、大局之结构,一次看其造句下字之稳否。一日看一二摺,不过月馀,即可周知时贤之底蕴。然后参看古人奏稿,自有进益。每日极多不过二三刻工夫,不可懒也&rdo;;

&ldo;眼界不必太高&rdo;,意谓不要出手便欲跻身于古今作者之林,捐除文学青年动辄以文学大师为自我期许的毛病。&ldo;自谦不必太甚&rdo;,意谓天下督抚都是血肉之躯,中人以上之资,稍加以学,尽可造其堂奥,毋庸自卑。这是此教程的基本纲领。取法乎上(左、李、郭),能得乎中(官文诸人),则是此教程的教学目标。&ldo;每摺看二次&rdo;,历时月馀,乃能尽快熟悉流行体裁。&ldo;然后参看古人奏稿&rdo;,则能斟酌今古,推陈出新,全面提升作文水准。这是具体教法。每日&ldo;二三刻工夫&rdo;,则是课时标准。当时军务繁忙,曾国藩还来不及给他编写教材。克复南京后,曾国荃回乡修养,曾国藩便选取汉唐以来十七篇名臣奏议,编成二卷《鸣原堂论文》,供其专门研讨。此是后话不赘。

日课规定之后,还要具体指示机宜:&ldo;弟文笔不患不详明,但患不简洁&rdo;;&ldo;简洁&rdo;为什么比&ldo;详明&rdo;重要呢?中央固然要了解详情,但是每天看那么多本奏折,倘本本&ldo;详明&rdo;,不但有伤目力,兼且劳渎精神。政事繁剧,军情变幻,能于纷乱中出以&ldo;简洁&rdo;之笔,条分缕析,令读者甫观即得其要;较之&ldo;详明&rdo;罗列,徒使读者茫无头绪,自然要好得多。所以,中央希望看到的奏折,乃是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的简报,而不是细大不捐、泥沙俱下的详禀。咸丰四年春,曾国藩兵败靖港,在精神恍惚的状态下汇报军情,叙事&ldo;详明&rdo;,但不&ldo;简洁&rdo;,未能扼要说明事件的时间次序和因果关系,奉到朱批:&ldo;此奏太不明白。岂已昏愦耶?&rdo;;亦是此后他极为重视&ldo;简洁&rdo;的原因之一。同样的错误,自不希望乃弟重犯一次,故于奏折写法,首标&ldo;简洁&rdo;之旨。

奏折写作,除了上述大原则,细节上的注意事项也不少。例如,克复南京,曾国荃作为当事者,理应第一时间驰奏报捷,这份奏折怎么写呢?距克复南京尚有大半年,曾国藩就为他预先设计了一个包括署名次序、行文格式的范本,曾国荃所要做的仅仅是填空而已:

&ldo;金陵如果克复,当会同彭(玉麟)、杨(岳斌)三人前衔,将大略情形飞速入告。摺首云&lso;为官军克复金陵,谨将大概情形先行驰奏,以慰宸廑,仰祈圣鉴事&rso;;摺末云:&lso;伏祈皇太后皇上圣鉴。再、臣等前接曾国藩密函:金陵如果克复,嘱臣等三人先将大概情形会奏,早到京一日,圣怀早得宽慰一日。其详细情形,仍咨由官文、曾国藩会奏;等语。除将详细战状另咨楚、皖续奏外,合并声明,谨奏&rso;;其摺愈短愈妙。洪秀全之下落,银钱之多寡,不可不说大概,此外皆宜略也&rdo;;

彭、杨二人是水师统帅。攻克南京,陆军功劳最大,但是水师协围水面、运送粮饷军备,功不可没,故需三人会衔。摺首、摺末云云,是公文标准字样。摺末的&ldo;再、臣等前接曾国藩密函&rdo;云云,则有如下深意:曾国荃是前敌指挥,但不是全军统帅,那么,大型战役的战状,不应由曾国荃汇报,而应由钦命节制四省军务的曾国藩汇报,否则即是僭越。可是,战报从南京传到安庆,再传到北京,必然不如直接从南京传到北京来得迅速。捷报&ldo;早到京一日,圣怀早得宽慰一日&rdo;;发乎非常之情,止乎非常之礼,所以曾国荃要以此解释&ldo;越级上报&rdo;的程序错误。&ldo;详细情形,仍咨由官文、曾国藩会奏&rdo;,可见领衔受此殊荣者,是官文,而不是曾国藩。官文远在湖北,虽有派兵克复九江、筹饷支持前敌之功(实际操作则当归功于胡林翼),但并未实际参与攻打南京,为什么由他领衔呢?很简单,出身论而已。官文是满人,他来领衔,较由曾国藩这个汉人领衔,更易消弭朝廷对汉臣居功握权的隐忧,更能体现满人治满的优越性。所以,曾国藩决定由官文领衔,续奏详细情形。&ldo;再&rdo;云云这段补充,以退为进,非常巧妙的平衡各方利益,为湘军系人物在将来政局中继续发生影响作了铺垫。湘军建立奇功,天下尽知,固非区区排位可以掩盖,则并不会因此减损眼前的名望和事后的封赏;谦让之际,不仅消除了中枢的戒心,还自然而然赢得了此后长期的政治信任。如果让衔是学道有得之证,那么,&ldo;其摺愈短愈妙&rdo;,则是阅历有得之言。&ldo;贼酋&rdo;是死是活,一定要有交待,死要见尸,拿获要录口供,逃走要知去向和人数。&ldo;贼赃&rdo;若多,政府会以此作为赏金,而吝于拨款;若被将士私掠私分,能否惩治追缴,需要临时判断;若为数甚寡,似乎不合常情,容易引起物议,则应列举事实加以澄清。首先入城人员,其封赏大大优于其他将士,那么,开列请奖名单,是照实汇报,还是在功劳、苦劳之间斟酌取舍?那种方案最能平衡军内各部利益?种种具体问题,决不能在仓促之间作出定论,所以,没考虑清楚就不说或少说,&ldo;其摺愈短愈妙&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