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跟着李国忠的那些清流们也被一些武将联手抵制在战斗圈儿外,不让他们动手以免误伤。
&ldo;老元帅,他们这样……这样怎么是好!&rdo;李国忠毕竟是李老相爷教导出来的继承人,忠君思想是刻在了骨子里,金銮殿之上百官互殴什么的,在他眼里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ldo;怎么不好?&rdo;不知道什么时候,小石头竟然从人堆里钻了出来,脑袋上的王爵紫金冠也歪了,身上的朝服也乱了,连腰带上的挂件都不知所踪。
&ldo;你,你没事儿吧?&rdo;李国忠先是一惊,立刻就拉过了小石头往自己身后藏,一边藏还一边捏了捏小石头的爪子和胳膊,生怕他这小妹夫被人打伤。
&ldo;没!我没事儿,大哥,你听宋爷爷的别过去,看戏就成,打起来咱们也不吃亏。&rdo;小石头身量矮,李国忠都比他高半个头,宋老元帅就更别提了。
宋老元帅身板子厚实,一挡下来,连小石头带他大舅哥,绑到一起都没人家老头儿的宽。
而李国忠不经意的藏人动作,也让宋老元帅憋笑,这大舅哥当小妹夫是孩子呢,还往身后藏,就他那小身板子也不是个抗揍的料。
&ldo;等打得差不多了,小石头你就回去,等一会儿分开了别让人发现喽。&rdo;宋老元帅越老越小孩儿,这个时候还知道给小石头出主意混淆视线呢。
&ldo;放心吧宋爷爷,小石头知道的!&rdo;小石头吐了吐舌头还做了个鬼脸儿,刚才他打的倒是解气了,但是很可惜,先天条件不过关,很快就没了力气,幸好武将们都很给力,尤其是几位将军在场,都是他的波波叔叔们,护着他跟护着崽子似的,愣是将他扯到你身后,但是你身后的人又将他扯到了身后,结果就是将小石头掩藏在身后,如此循环复往,愣是将人掩藏到了最外圈儿,整个脱离了战圈!
而正和帝能到现在还没出生制止,也是看到小石头没有危险才沉默到现在,不然他早喊停了。
宋老元帅跟李国忠也犯了这个毛病,都想将小石头掩藏在身后,不让他冒头,小石子他最外围,一个小黄门偷偷靠了过去,扯了扯他的袖子:&ldo;王爷?王爷?&rdo;
小石头回头,看到是个小黄门还挺纳闷儿,这些小黄门可是轻易不出声的人。
&ldo;怎么了?&rdo;
&ldo;您先请回去,皇上马上就要发火。&rdo;
小石头:&ldo;……!&rdo;
抬头看了看龙椅上的那个人,大概是隔得太远了,又有东西当着,看不清除那人的表情,不过小石头保证,那人八成心情不太美丽。
所以他乖乖的钻了回去……。
朝臣打群架这事儿吧,正和帝不是没见过,但是他发现,这些都是小石头上朝之后才发生的,这人别看对朝政不太精通,但是绝对是一个绞架好手,只要他来上早朝,肯定会三不五时的就能看到文臣武将大乱斗……。
&ldo;啪!&rdo;正和帝一拍御案,将随手拿的东西就丢了出去。
声音很大,皇太子很委屈。
因为他父皇御案上除了玉玺就军签,都不是能随便丢出去的东西,只有他的案牍上,有笔墨纸砚和一个小笔筒,那还是个三彩烧制而成的莲花型笔筒。
可惜了……。
正和帝这么一摔东西,声音不大但是也不小,他又是坐在最高的龙椅上的,底下打架的武将几乎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听动静不对就将对上踹到然后再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倒是小石头,头一次这么机灵,一看正和帝摔了东西弄出了响声儿,立刻就跪地大吼一声:&ldo;皇上息怒!&rdo;
正和帝:&ldo;……!&rdo;
嘴角抽了抽,眼角也挑了挑,虽然说小石头是在演戏,可这演的也太假了点儿,你见过谁家臣子在皇帝盛怒的时候跪地请罪,喊的口号这么理直气壮?这么中气十足?
不只是正和帝,那些停手后跪地请罪的人也都跟正和帝差不多一个心情,实在是囧的不能再囧了……。
508并肩是非
这回好了,正和帝一发火,人都消停了,只不过这消停的前提是武将们将文臣们狠狠的收拾了一顿。
文臣们不甘心啊!
&ldo;皇上,臣请皇上治并肩王咆哮朝堂之罪!&rdo;
&ldo;皇上,臣请治武威伯殴打朝廷命官之罪!&rdo;
&ldo;皇上,陈请治罪扶南将军大不敬……!&rdo;
&ldo;皇上,臣请……。&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