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甲午战争史戚其章 > 第202章(第1页)

第202章(第1页)

时台断难救。且事必不能密,万一泄漏,徒碍大局,朝廷必然震怒;且东洋必更加诘责要求,岂不所损更多?是欲为国家而反累及国家也。此事关系重大,务望权其轻重,速离厦门,免生枝节为要。&rdo;注6易顺鼎闻电后,叹曰:&ldo;不意天子断送台湾如此之酷,全台亿万生灵从此遂无生路,冤哉!&rdo;注7为之感慨不已。

台南外援既断,粮饷又复告罄,使刘永福进退失据。正如时人指出:&ldo;即卧龙复生,亦不能挽回大局。&rdo;注8此时,他见&ldo;四处之罗掘俱穷,百般之设法亦尽,张(之洞)、谭(钟麟)之接济已成画饼,番奴之进逼急若燃眉&rdo;,痛感&ldo;盖未动兵先筹粮,兵家为第一要。今日睹此情形,粮饷必定涸罄,土崩瓦解,势所必然。自念焦灼,言之激

昂。&rdo;注9不禁悲呼道:&ldo;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rdo;注10到十月九日,嘉义陷,台南成为一座孤城。正是,&ldo;兵穷食尽孤城在,空使将军唤奈何!&rdo;注11刘永福正在无计可施之中,英国驻台南领事胡力穑来访。相见后,胡力穑代表洋商的利益,向刘永福提出议和之事,因此双方有如下之对话:

胡:&ldo;打得久矣,各商民亦甚辛苦,究不如大家和好方为上策。&rdo;

刘:&ldo;如何和法?讲和之事,不是金银讲的。如果和了,百姓得安和亦好,但恐和后,我去了遭残百姓,我心何忍?&rdo;

胡:&ldo;和了,公内渡后,台之百姓即日百姓,焉有遭残乎?&rdo;

刘:&ldo;不知他如此否?他如果得安百姓,亦未尝不可。&rdo;注12

在胡力穑的劝说下,刘永福考虑,别无他法可想,只有和之一途。

十月十日,即日本第四混成旅团登陆布袋嘴的当天,刘永福通过英国军舰皮克号向日军转交了一封致桦山资纪的信。此信于十一日转送给高岛鞆之助。内称:&ldo;现在本帮办意欲免使百姓死亡受累,故本帮办亦愿将台让与贵国。&rdo;但提出要&ldo;先立条约两端&rdo;:一、要求日军厚待百姓,不可践辱,其台民不拘何项人等,均不得加罪残害,须当宽刑省法&rdo;;二、对其本人&ldo;所部兵勇以及随员人等,亦须厚待,不可侮辱,将来须请照会闽浙总督、两广总督或南洋大臣,迅速用船载回内地&rdo;。高岛当即代表桦山复书拒绝刘永福之请,谓:

&ldo;汝似欲具条件乞和,曩依下关条约本岛归我日本版图时,总督桦山海军大将因好意起见,夙陈利害顺逆之理,恳谕汝速投兵撤回。乃汝当时故意左右其辞,斥此好意,窃据南部台湾之地,以至今日。况嗾使当地匪类,悍然抗我王师,久致本岛于扰乱者,汝实其魁也。今大军逼在咫尺,命庄旦夕,仍靦然乞和,且具条件,拟一如对答国将领相接议事之式,此本职所最不解者也。汝若悔前非,欲诚意乞降,唯有面缚自来军门乞哀而已。&rdo;接复书后,刘永福于十四日再次致书高岛,指出:前看桦山&ldo;既肯商议和好,今忽附言投降,将何以明信于天下耶?&rdo;并特别警告说:&ldo;双方攻战,其胜败之数不可预期,徒害生灵面已。本帮办为爱恤人民起见,始有此和议耳。若本帮办战不能胜,即率旧人退入内山,亦可支数年,而不时出战,决不令安居此地也。&rdo;注13从这些书信往来中,可以看出,此刻刘永福要的是有条件的和,而日方则要的是无条件的降。由于双方在原则立场上存在分歧,是根本谈不拢的。

当时,摆在刘永福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进入内山;二是内渡大陆。他一直在这两条出路之间摇摆,内心矛盾重重,长期难以作出决断。他在致高岛鞆之助书中说过&ldo;退守内山&rdo;的话。事实上,他也有此准备,在情况紧急时&ldo;安排退入内山&rdo;,并&ldo;已将辎重军装先用牛车运往&rdo;。尽管如此,因对进入内山坚持武装抗日,感到前途难卜,始终缺乏信心。在敌人大军压境之际,他起初确实想通过和谈来达到顺利内渡的目的,当这条路被堵死后,又想到还是要转移内山。此时,他致书易顺鼎称:&ldo;誓不走,如万难支,决入内山作草寇,与遗民共存亡。&rdo;注14十月十八日,刘永福召集部将会议,&ldo;或言退倚城东山,或言出城决战&rdo;。注15在当时来说,出城决战实孤注一掷,勇则勇矣,必全军覆没无疑。乃议决&ldo;退守关帝庙庄,据山以守&rdo;。注16这应是当时唯一正确的决策。据易顺鼎称:&ldo;台北义民望刘入内山尤切。益入内山有四利:一、地险倭不能入;一、粮足军不至饥;一、生蕃与倭为仇;一、义民到处相应。刘一日在内山,倭一日不安枕,犹之刘一日在越南保胜,法人一日不安枕也。&rdo;注17其后台湾局势的发展,证明这一分析是正确的。假若真能实行此策,则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武装斗争必定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但是,到了十月十九日,在这必须立即实施进山计划的最后时刻,他却扰豫了。此日,曾文溪一战之惨败,使他大为震惊。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却求助于神灵,焚香跪求,得签云:&ldo;木有根技水有源。&rdo;解曰:&ldo;求财不得;求病必死;求子生女;失物无回;出行多阻。&rdo;签语颇不吉利。适在此时,谭钟麟托人带信来,促刘永福内渡。同时,台南城内&ldo;粮饷已罄,人心已变,将有哗溃之虞&rdo;。这样,他才下决心&ldo;拚死也要内渡&rdo;。注18当夜,刘永福率其子成良及部将、幕客数人至安平,乘英国商船爹利士号渡厦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