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举证说:&ldo;以您老人家为例,溺爱女儿燕后就胜于小儿子长安君。&rdo;
太后更不同意了,老娘又不是老年痴呆,溺爱谁自己还不知道?
触龙论证说:&ldo;真正的溺爱,是为儿女的未来着想。您老人家送女儿出嫁给燕王,虽然思女心切,但肯定不希望她被踢回来,对吧?&rdo;
太后点头同意:&ldo;那当然!&rdo;
触龙终于把话题引到了长安君身上:&ldo;如果长安君没有为国家建立功勋,以后怎么封侯赏爵、安身立足呢?所以,您老人家此时不同意小儿子长安君为国家出力,实际上就是在害他啊,怎么反倒说是溺爱他呢?&rdo;
太后如梦方醒,恍然大悟!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长安君出使齐国为质,齐军如约而至,本来打算占点便宜的秦军迅速后撤,赵国面临的危机暂时得到缓解,小人物触龙也因此留名于青史。
赵国的便宜没占到,秦昭王再次将目光投向中原,展开对韩国的军事行动。
从公元前265年开始,秦国在三年内四次出兵韩国,夺取了荥阳、陉、南阳等十几座城池,秦国的疆土向东推出了一大片。
公元前262年,白起率秦军攻占野王。地处黄河边的野王,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渡口,为什么值得鼎鼎大名的白起亲自领兵攻伐呢?
这跟韩国的疆域特点有关。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三国的疆域犬牙交错。经多年的相互征伐,此时的韩国占据了上党大部分地区,但与地处中原的都城郑,只能靠一条狭长的通道联系。这条通道要通过黄河,而野王是通道上唯一的渡口。
因此,占领野王渡口,也就是切断了韩国都城与上党的联系。
孤立无援的上党陷入了绝境,随时可能遭到秦军的大规模进攻,形势十分危急。
不过,这次军事行动让韩桓惠王实在摸不着头脑。‐‐秦国一举拿下韩国西部的十几座城池之后,为什么不乘胜向东进军,攻占韩国的都城郑呢?秦军调整方向,去打偏远的野王,就是为了割断上党与郑的联系吗?具有多年征战经验的秦昭王,怎么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韩桓惠王面对强大的秦军毫无招架之力,但他最关心的倒不是秦国现在在干什么,而是秦国接下来想干什么。
如果秦军接下来打都城郑,攻占野王的目的是阻击上党援军,那么这简直就是一步废棋。上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韩国在此没有驻守多少部队,即便通过野王渡口赶来增援,也不会对秦军的侧翼构成什么威胁,反而可能遭到秦军的&ldo;围城打援&rdo;而损失惨重。照此说来,秦军的下一个目标应该不是韩国的都城。
想到这里,韩桓惠王不由得微微点头,松了一口气。
既然秦军不会来打都城,那肯定就是去打上党了。但是,放着都城不打,却去打偏远的上党,秦国到底什么意思?‐‐只有一种可能,秦国的目标不是韩国,而是上党背后的赵国!
想到这里,韩桓惠王拍拍胸脯,松了一大口气。
既然人家秦国是冲着赵国去的,就是从上党&ldo;借道&rdo;而已,韩国跟着瞎起什么哄?搞清楚秦国的意图,韩桓惠王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韩桓惠王还在冥思苦想之时,与都城失去联系的上党太守冯亭也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急火燎,坐卧难安。
很快,冯亭便接到了韩桓惠王辗转送来的重要指示:向秦军投降!‐‐冯亭&ldo;泪奔&rdo;了。
冯亭内心深处不愿意投降,主要倒不是出于骨气,而是因为在中原人看来,秦国是尚未进化完全的蛮夷,是不讲礼制的&ldo;虎狼之国&rdo;。向野蛮国家投降,太掉价,丢不起中原人的脸!
虽然内心一万个鄙视,但毕竟自己打不过人家。阿q精神不足以抗敌,不投降就得挨揍,上党将被打成尸横遍野、难民逃散的&ldo;无人区&rdo;。
要脸还是要命?冯亭似乎只能二者选其一。不过,冯亭冷静沉思一番之后,找到了两全齐美的办法‐‐投降赵国!
中原人投降中原人,自己的脸面保住了;赵国出兵上党抗秦,自己的性命说不定也保住了。
冯亭拍案而起,对自己天才般的智商顶礼膜拜!‐‐就这么办!
上党这块烫手的山芋,在赵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赵孝成王看来,不费一兵一卒就捞到上党的十七座城池,无异于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ldo;天赐不取,反祸其身&rdo;,不要白不要。
赵孝成王的想法遭到平阳君赵豹的激烈反对。赵豹认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你以为你长得帅啊,这么大的便宜让你占?
赵孝成王犹豫不决,却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跟赵孝成王一样又傻又天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平原君赵胜。
有赵胜的支持,赵孝成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当即委派赵胜去上党接收地盘。
赵孝成王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多久,秦昭王便派王龁率秦国大军,按既定计划向上党地区杀来。眼看刚刚拿到的土地就要被夺走,赵孝成王当即派老将廉颇率军,赶赴上党抵御秦军。
秦国军队的这一次征战,基本上是倾巢出动,战略意图也十分明显,就是想一举吃掉上党,再以上党作为前沿阵地,伺机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