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要从先帝的时候说起。
袁皇后的母家是京中高门,世代名臣辈出,家声显赫。当年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先帝就亲自为其从袁氏定下太子妃。同时,从周氏和张氏择选了良娣。
周氏虽不及袁氏强盛,但也是一方大族,故而入选。
而张氏的背景则更为深厚,她是滕太后的外甥女。本来,滕太后的意思,是让张氏来做太子妃,但这意图过于明显,遭到宗室和朝臣的极力反对,只好作罢。
但就算是这样,张氏也一直跋扈。从良娣到贵妃,她仗着有滕太后撑腰,连袁皇后也不放在眼里,任意欺负。
皇帝一共四个儿子,分别是周贵人生下的皇长子梁王、张贵妃生下的二皇子、袁皇后生下的三皇子陈王,以及王婕妤生下的四皇子广陵王。
滕太后并非皇帝的生母,滕氏为了保证日后地位稳固,便把手伸向储君。
于是在滕太后和滕坤的威压之下,皇帝将张贵妃所生的二皇子封为太子。
那阵子,张贵妃已然自封皇后,呼风唤雨。
但世事往往不遂人愿。六年前,太子骑马摔断脖子,暴毙而亡。不久,皇帝发动政变,滕氏倒台,滕坤被诛三族,滕太后和张贵妃相继在冷宫中死去。
而接下来,储君的人选就成为了朝中的难题。
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应该立嫡,也就是袁皇后所生的三皇子陈王。
但是不幸,陈王的名声实在太坏。
他自幼娇宠惯了,生性顽劣,跋扈横行,每日只知道与一群纨绔寻欢作乐,经常惹皇帝不高兴。
就在不久之前,陈王因为纵容家奴当街强抢民女,引得朝中言官炸了锅,被皇帝当面斥责。
相较之下,周贵人的梁王则显得好多了,在皇帝面前,每每开口必引经据典,在朝中颇有贤名。
袁皇后知道那不过是靠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强行装出来的罢了,但就算是这样,梁王在朝野中的风评也比陈王要好。
梁王是皇长子,以长幼之序,位次在陈王之前。
有嫡立嫡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但由于对陈王品行的不满,现在竟成了有待商榷。每当朝中讨论,大臣们必围绕着立嫡还是立长、立嫡还是立贤之类的争执一番,以至于这立储之事拖到现在,竟是悬而未决。
袁皇后知道,这背后,当然是周氏在搅混水。
皇帝当年一心扳倒滕氏,周氏作为外戚,和袁氏一样为皇帝出了大力气。滕氏倒台之后,周氏也得了皇帝重用,势力日渐庞大。势力大了,便会生出非分之想,在滕氏倒台之后,周氏就已经显露出了野心,这些年步步为营,面上和气,脚下到处给袁氏使绊子。
后宫中也不例外。
袁皇后和周贵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已经是人尽皆知。
当然,周氏毕竟是后起之辈,目前仍不能与袁氏抗衡。但袁皇后所担心的,是皇帝的态度。立储之事久久定不下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在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