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十余年忽不复见。[1]
《太平广记》的记载是引用了晚唐著名天台道士杜光庭(855‐933)在《仙传拾遗》中的描述,寒山诗是因桐柏征君徐灵府的收集而流行与世的。徐灵府为唐代道士,号默希子,钱塘天目山人。通儒学,无意于名利,潜心修道,在其自叙诗中,他的这种心态表露无遗:
寂寂凝神太极初,无心应物等空虚。
性修自性非求得,欲识真人只是渠。
学道全真在此生,何须待死更求生。
今生不了无生理,纵复生知那处生。[2]
为了修道,徐灵府曾&ldo;投迹衡峰(南岳衡山)之表&rdo;,后移居天台凡十余年,以修炼自乐。《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说他活了八十二岁,著《玄鉴》五篇,撰《天台山记》、《三洞要略》及《通玄真经注》十二卷。徐灵府原先在衡山修道,根据其《天台山记》的记载,元和十年(815)移居天台山,&ldo;灵府以元和十年自冲岳移居台岭&rdo;,长庆元年(821)定居方瀛,&ldo;桐柏东北五里有华林山居,水石清秀,灵寂之境也。自观北上一峰可五里有方瀛山居,上有平地顷余,前有池塘广数亩……西接琼台,东接华林,即灵府长庆元年定室于此&rdo;。宝历初年(825)撰《天台山记》,&ldo;至宝历初岁,已逾再闰。修真之暇,聊采经诰以述斯记,用彰灵焉&rdo;。
徐灵府到天台的时候,丰干禅师和拾得和尚已经辞世五年,寒山自徐凝送其归寒岩之后,亦不曾离开过寒石山,到徐灵府撰写《天台山记》的时候,大概已经差不多过去十年了。十年间世事变化很快,随着寒山、丰干、拾得足迹在国清寺一带的消失,已经很少有人再记得当年那三个疯疯癫癫的人了。所以,徐灵府至少到了宝历元年(825)的时候,还不知道在他来这里之前,曾经有这么三个人出现在天台。故虽然他的《天台山记》中写了一些关于天台山的隐逸之事,但是未曾涉及丰干、拾得和寒山,因为徐灵府对于三者的事迹此时一无所知。随后徐灵府自大和元年(827)开始重修桐柏宫,至大和三年(829)完工,请浙东团练观察使、越州刺史元稹书写碑文[3],830年四月立《修桐柏宫碑》[4]宣告重修桐柏宫一事结束。
然而自830年九月,寒山在明岩去世之后,村民为纪念寒山,陆陆续续自发地收集了一些寒山写在树上、岩石上、墙壁上的诗句,并奉为圣物,加以珍藏和崇敬。关于寒山事迹的传言也随着寒山的死,逐渐为村民所传播和怀念。这种传言慢慢地也传到了徐灵府那里,在听到关于寒山的事情之后,徐灵府非常兴奋,于是直奔寒石山而去。
徐灵府是有名的高道,而且他也是为了寒山而来的,村民们对他的到来很是热情,都争先恐后地向灵府述说着关于寒山的点点滴滴,在他们的眼中,寒山这个人虽然行事疯癫,不合于俗,但其心坦荡正直,在超脱之中,深含着对于世间的关切。这不,山村里的人大多都受到过寒山的各种形式的帮助,村民由此感戴。村民们还拿出了寒山的诗给徐灵府看,看到这些自成一体、清新脱俗的诗句,徐灵府连连赞叹。同时,又不禁感到些许遗憾,那样的人物,自己却没有遇上,如果能与寒山他们吟唱于山林之间,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畅快啊。斯人虽已去,但有妙句留。这不能不说是在遗憾之外的收获了,看这样的诗,虽不能同游,但亦有身临其境之感。村民见徐灵府对寒山诗赞赏有加,也乐于将诗相赠,因为这诗如果能通过高道之手流传下去,让后人都知道曾经有一个叫做寒山的人,以及他的那些诗,那岂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对于纪念寒山来说,能有比这样更好的方式吗?不过,徐灵府知道这些诗在村民的眼中就是宝贝,寄托着他们的情感,这样拿去的话不太妥当,于是,就将村民手中的诗歌都抄了起来。同时,在村民的指引下,徐灵府遍览了整个寒石山,在那些寒山足迹曾经到过的角落,收集着那些尚且遗落在那里的诗歌。当然,徐灵府也未曾忘记去拜祭寒山的坟茔。
返回桐柏宫之后,徐灵府将收集到的寒山诗进行了分类整理成三卷,并且饱含深情地为其写了一篇序文。不过,这时徐灵府并没有让他所收集的寒山诗广泛流传出去,主要还是在桐柏宫内部传诵,主要是因为受当时的条件限制。会昌初,唐武宗诏徐灵府[5],徐灵府辞而不出,后即&ldo;绝粒&rdo;、&ldo;凝寂而化&rdo;,&ldo;会昌初武宗诏浙东廉使以起之,辞,不复见廉使,献言志诗云云。廉使表以衰槁免命。由此绝粒久,凝寂而化&rdo;[6]。对于为什么不接受征召,徐灵府在《言志献浙东廉访辞召》作了解释:
野性歌三乐,皇恩出九重。
那烦紫宸命,远下白云峰。
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
将何佐明主,甘老在岩松。[7]
徐灵府大致是在会昌年间去世的,在其去世之前,徐将诗集送给了来访的台州长史李敬方一份,寒山诗也即因此而走向了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