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他可以用飞剑法使出四阶以下武者根本使不出来的月照锦官溪最后三招。这就是更多可能性。
武者实战之中,防身功,攻击术,内功,轻身法只能算是基本的牌面,同阶武者互相差距不大。同阶之内,真正决胜负,还要靠谁的黑科技够狠。所以绝技虽然不是必修,但是胜似必修。每个武者都要会一两个,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
每一个注册在校的学生都有一套系统的激励机制,全都体现在学生积分上。每修完一门武学,并达到基础分,会根据武学的难易程度给予适当积分做奖励。一个积分可以兑换三万块钱,或者直接在校内兑换其他的武学或者武具,丹药,灵兽套餐等等。
学会越难学的武学,获得的奖励积分越高。学霸的积分和学渣的积分能差出一个数量级。当然,富豪子弟可以用钱来兑换积分,但是需要十万块钱才能兑换一个积分。
学生还可以创造,研制开发,参与编纂各种新型武学。根据学生的不同贡献,开发这门武学的总负责人会给予学生丰厚的积分奖励。
这一系列奖励机制,足以令每一个武校学生贪婪地苦学各种艰深的文理科学科,以此学习各种积分高的武学,甚至自发地组成团队,创建全新武学。
华国考核武校的业绩,除了他们毕业生的总体品阶之外,新型武学创立的多寡,创新性和实用性,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竞技武者的团队赛绩。小阵赛在特区和全国联赛中的战绩,以及大阵赛也就是最核心的武道大赛——夺帅赛在全国武校青年联赛的战绩。
尚武精神是支撑华国在与禁区的对抗中保持优势的核心力量。而尚武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夺帅大赛。一旦开赛,不但全国人民无比关注,连国外都会转播国内的竞技盛况。国内最精彩的赛事有两个。一个是全国武道俱乐部大联盟杯赛,另一个就是青年联赛。
武校学生对于大联盟杯赛的关注度远远小于青年联赛。因为青年联赛是寒门子弟最容易出头的草根联赛。全国武校和武馆组成的夺帅团队在各省决出第一名。各省的第一汇聚帝都的至上院,在至上院充满大唐古风的宏伟赛场中,争夺至上杯。
青年联赛是各种新兴武学竞相亮相的地方。新刀法,新枪法,新棍法,新阵法,新绝技,新内功,全新的防御体系,颠覆的进攻体系,超越同辈的轻身术令人目不暇给。
所以如果在小阵赛和大阵赛上夺得名次,为武校添光,学生得到的积分是要上几个数量级的,尤其是大阵。那就彻底拉开了精英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差距。
所以,在每一座武校当中,最受欢迎的无疑是大小阵武者。每一个竞技武者都要想方设法进入校际的小阵团队,争取有朝一日靠战绩进入武校资助的各个大阵队。
从这本武校学习生活指南中,华尚已经可以清晰看到了武校学生生态的食物链。站在食物链巅峰的,是大阵武者,没有之一。就算是他这种创造性武者,也要靠边站。
要当大阵武者,就要有小阵战绩。想进小阵,就不能是剑武者。难怪荣威和黄冠杰一提到大小阵,都是黯然神伤。这两位都是非主流。
华尚明白了,自己必须尽快把飞剑法的专利拿到手,这样自己才能以飞剑进入小阵队,进而进入大阵(夺帅)队,挣取海量积分,走上武道巅峰。
第三十六章开学大吉
9月1日,华尚作为鸿鹄一年级生,坐上潜龙小区的武校专车,向鸿鹄武校西校门进发。从潜龙小区坐校车上学的新生还真不少,每一个新生身边都陪着自己的父母。只有他父母还在大通市工作来不了,妹妹也开学了。
华尚很遗憾。要是爸妈和妹妹来这儿看到他的大公寓,那不是要彻夜尖叫打滚,搂住他可劲儿揉,可劲儿搓。能够看到他们这么开心的样子,多幸福啊。他暗暗计算着时间,中秋节不行了,那就国庆节或者元旦,一定要让爸妈带华莎来找他。
车上的武校新生叽叽喳喳地和父母说着话,各个对于武校新生活都贼兴奋。父母之间随口攀谈,互相攀关系聊家常,嘱咐子女在学校互相照顾,好好交朋友,一起多联络。这一切都让华尚感到温馨和亲切。他再一次感到了重生回高中的快乐。
整辆车好像只有华尚是一个人去武校,没有父母陪同。
“小伙子,一个人上学啊。”坐在他身边的中年男子微笑着望向他。他身边坐着同样是新生的儿子。这个男孩正伸长了脖子,好奇地望着华尚。
“是。爸妈要工作。”华尚熟练地应酬着。
“真独立。小贝,你要学习,知道吗?”中年人拍了拍儿子的头,转头又问,“小伙子,爸妈哪里工作啊?他们放心你一个人吗?”
“他们放心,他们在大通市工作,太远也来不了。”华尚笑着说。他这句话说完,车上叽叽喳喳的聊天声全都安静了。所有人都转过头来,怔怔地望着他。好像他是个外星人。
“你……父母在大通市?”中年人支吾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好奇心,“你一个人住潜龙小区?”
“是啊。”华尚点头,他也感到气氛有点不对。
“你是特招生?是灵珠武者吗?”叫做小贝的男孩直言不讳。
“啊?什么?”华尚茫然。
“灵珠武者呀,就是那种没有灵根,直接长出灵珠的异人。”小贝飞快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