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明天见!”
同学们渐渐散去,只剩下林立了。
林立起身,准备离开。
忽然,一阵清风吹来,一张纸从旁边的桌子上吹落在地上。
林立发觉这张纸是刚才华莉座位上留下的,不由地愣了下,然后弯下腰,拾起了那张纸。
纸张上写了很多字,有些乱,但字迹却很秀美,和华莉的形象有些反差。
让林立意外的是,纸上虽然涂改得厉害,但依稀可以辨认出来,是一首诗!
这首诗没有名字。
纸上写着:
按时吃药、按时睡觉
日复一日、辛苦地活着
阳光好的时候
把自己推出去晒晒
晒干的自己像是陈皮
把陈皮倒入药水,煮了咽下
菊花、茉莉、柠檬、玫瑰
这些美好的事物啊
总有一天将你们一一倒入药水里煮沸
这是美好的愿望,让我看见了春天
如果你要给我寄一本书
不要寄来医书
寄给我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家的书吧
那样,我就能知道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那样,我就知道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林立看完这首诗,心里很不痛快,这首诗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但……这首诗里蕴含着一种力量。
一种在绝望中呐喊的力量!
看完这首诗,林立总也忘不了华莉那艰难的身影。
这首诗的诗眼,是稗子,稗子是一种很像水稻的植物,也和稻子再长一起,春天里,本是它生长的季节,但在农村里,他注定是要被割除,或者打药杀死的。
所以才有最后一句,稗子提醒吊胆的春天。
而这首诗里的稗子,说的不就是华莉本人吗?
被生活里的药物杀死,被社会割除出去,不就是她的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