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三十章天元式与旋风式
&ldo;这次出兵,你要记住三点,一是锻炼队伍;二是夺取资源,三要保护自己不让别人暗算。&rdo;宁思进一边说一边在棋盘上落了一手黑子。
&ldo;是!&rdo;方凯答道,说着拿起一枚白子跳了一手,企图摆脱黑棋的围歼。
&ldo;大哥,我们的兵工厂已经成功的仿制了g42通用机枪,考虑到兵工厂的实际情况,在工艺上我们做了少许简化,虽然比不上原型精致,但在制造、操作和维修上简便了一些&rdo;,方凯说道,&ldo;另外莫辛纳甘弹仓式步枪兵工厂也已经仿制出来了。&rdo;
&ldo;很好啊!这段日子,你和兵工厂的工人师傅们真是辛苦了,我要给你们记个集体一等功&rdo;,宁思进兴奋得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ldo;省防军的战兵一律配发莫辛纳甘步枪,预备队和巡警队配发汉阳造&rdo;,说到这里他停下了步子,&ldo;这个莫辛纳甘和g42的名称真是拗口,我都很难记,士兵们恐怕就更记不住了。&rdo;
&ldo;是啊大哥,我觉得既然是仿制,我们就给它们取个中国式的名称吧。恩,叫什么好呢?&rdo;
方凯想了一会,盯着眼前的围棋棋盘,突然眼睛一亮,&ldo;步枪是枪械之祖,我看仿制的莫辛纳甘步枪就叫天元1912式步枪,简称天元式步枪;g42就叫……&rdo;
&ldo;就叫旋风1912式机枪,简称旋风式机枪,让它如同擂台赛连胜那样横扫敌军!&rdo;宁思进说道。
……
&ldo;张勋打下了徐州!&rdo;这个消息让北京总统府内诸人喜形于色。袁世凯捋捋胡须,&ldo;绍轩打得好啊!二庵,你立即以我的名义通电嘉奖绍轩,叫他与冯华甫立即联军向江宁进发,我看看这个黄兴还能猖狂几时?&rdo;袁世凯这几天的心情确实不错,前方的捷报一个接着一个:李纯击退了增援江西湖口李烈钧的德安林虎混成旅;郑汝成守住了上海制造局;张勋连胜韩庄、利国驿两役,与济南田中玉的援军合力击破了叛乱的徐州冷裔第三师;现在又夺占了徐州,打开了进攻南京的门户。
陈宦笑了一笑,&ldo;总统,眼下的局势对我们是大为有利,取胜应该不成问题,不过……&rdo;
&ldo;不过什么?&rdo;赵秉钧问。
&ldo;二庵有什么担心?&rdo;袁世凯发问道。
陈宦走到墙上的大幅地图前,&ldo;现今在江西我军有段芝贵和李纯两军,对湖口李烈钧形成合围之势;张绍轩拿下徐州,已经遏止了江苏叛军的北犯,再与冯华甫联军,江宁黄兴已不足为患;郑汝成在上海孤军拒守,打退了陈其美对制造局的几次进攻,可见陈其美已无能为也&rdo;,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似乎对陈其美部的战斗力深表遗憾,&ldo;照这样发展下去,我军是稳操胜券。但问题是稳胜不等于速胜。柏文蔚正在安徽煽动作乱,广东、湖南、福建都在蠢蠢欲动,倘若我军不能迅速将赣、宁二处乱党扑灭,南方其余各省一旦群起响应,出兵救援,这仗就有日子打头了!我军的军饷筹集不易,多打一天就多一天的军费开支,也就多增一分变数。&rdo;
袁世凯眉头一皱,正要说话,陆建章在一旁说道:&ldo;二庵不必多虑,南方乱党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我北洋精锐云集长江南北,平乱只在朝夕。&rdo;
这时,一名侍从武官喊报告进来,递上两份电报。袁世凯拿起第一份看了两眼,胡须抖动起来,把电报往地下一摔,&ldo;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孙多森真是无用!&rdo;
众人捡起电报看,原来是柏文蔚联络安庆驻军胡万泰师制造兵乱,逐走安徽署理都督孙多森,宣布独立;广东陈炯明自称粤军总司令,宣布讨袁。
袁世凯从椅子上站起来踱了两个来回,下达命令:&ldo;着倪嗣冲讨伐安徽柏文蔚;龙济光为广东镇抚使讨伐陈炯明。二庵,你速去拟电。&rdo;
陈宦应声退下。袁世凯又拿起第二份电报来看,哈哈一笑,&ldo;你们来看,山西宁思进电告中央,他已经出兵一个混成旅六千人南下协助平叛。&rdo;
&ldo;一个混成旅能济什么事?晋军的战斗力怎能与我们北洋相比,这个宁思进大概是想来凑个热闹捞点好处吧?&rdo;陆建章说道。
&ldo;能出兵就是一件好事,&rdo;袁世凯说道,&ldo;虽然兵力不多,但也足可见这个宁思进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我们也要表示慰勉,嘉奖他的忠心。&rdo;
……
宁思进在都督府接见了一个年轻人,他先把这个人历史上的简历在心里过了一遍:李其昌,字文甫,原是一名修铁路的普通工人,后来在修建兵营等工程中干活。阎锡山在巡视工程时,发现此人干活又快又好,提些问题他也能讲得头头是道,遂提拔他到督军府副官处工作。他开始利用一切闲余时间自修文化,后阎又请人教他高等数学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材料力学等,掌握了从绘图设计到用料用款等方面的全部知识,不亚于大学毕业的工程师,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阎调他到工程处工作后,他常常在工程的研讨设计中,以自己独特的省料、省钱、坚固、实用的方案折服群儒。阎乃破格提拔他为工程处处长,掌管山西所有的工程建设。
&ldo;其昌,坐。&rdo;李其昌没有象别的人推辞一番,在宁思进对面坐了下来。